
郎窑瓷是郎廷极(字紫蘅)督造的成功产品,他在康熙年间曾任江西巡抚, 由于他酷爱古陶瓷,对陶瓷很有研究,于是康熙皇帝发挥了他的特长,在 康熙44年--51年的7年中,肩 负景德镇督瓷官之职,所以在这期间景德 镇御窑厂产品,当时都称为郎窑。
- 中文名称 郎窑绿釉瓷
- 制造者 郎廷极
- 朝代 清代
- 规格 高12.6cm,口径8cm,足径7.3cm
- 用料 含氧化铜的石灰釉
简介
清代官窑器必定会有本朝款,唯独郎窑绿(存世有雍正年制郎窑绿瓶)、
郎窑从者测讨笔红没有留下官窑款,但收藏界认可它是一种独特无款官窑器。
来自 全品相康熙郎窑绿釉苹果尊见高12.6cm,口径8c善愿胶同令卷m,足径7.3cm,它器形规正,做工考究,胎体精细,厚薄360百科均匀,内腹中上部可见横向接胎痕,露胎处呈现"火石红"。由于此尊是传世品,所以在釉面上留下了无数岁月擦痕。
特征
郎窑绿是用含氧化铜石灰釉,在氧化气氛中呈现绿色,属于铜绿釉。通常挂釉后经1300度左右高温烧制而成,但由于工艺复杂,烧制温度极难控制,要烧出理想翠绿色釉面瓷器,成品率极低,所以存世量非常少,而且产品往犯征探展期块角负占酸引往以小件为主。从现存瓷片、实物来看,郎窑绿有以下几个明显特征培将玉学:
釉层
郎窑绿釉层均匀材较薄,釉色稳定,呈翠绿色,鲜明艳丽,釉面上有较强玻璃般光泽,似有一种翡翠玉般的感觉。在同类郎窑绿釉中是一件上乘之作。
"苍蝇翅"
在釉下紧贴胎体处布满细纹片,俗称"苍蝇翅"。用10倍放大镜细看,在釉面上可见密集细小的小点点,我想这也许是在高温烧制过程中,由釉内小气泡所形成。
"郎不流"
在器底近足处有一圈不过足垂釉,俗称"郎不流",但垂釉非常自然整齐,似有一种釉流至底足前曳然而止的感觉,厚釉处釉色加深,呈现深绿色。
圈足
圈足呈泥鳅背,内墙为内弓,底足内施白中闪青釉,低款青花双圈足见。
器内
器内施青白釉,釉音喜层较厚,无开片,其釉色与底足内白色闪青釉有较明木概育交显区别。口沿处有一圈明显粉白釉俗称"灯边草"。
鉴赏
流这件绿釉苹果尊,从它胎体、器形、青花发色以及多种来自釉色都明显带有康熙瓷特征,可是目前基本上没有关于郎窑绿瓷器的详细介绍文章,专烧而世家们也极少提到,但我认为康熙绿釉与郎窑绿釉还是有明显区别的。在我藏品里就有一个康熙绿釉鼻烟壶,整个壶从口部至足际都施绿釉,釉层厚薄不均,并有多处漏釉点;釉色与郎窑绿基本一致,但釉下无细纹开片。
我历来喜360百科欢单色釉,这件郎窑绿釉瓷苹果尊,于30多年前收藏,从实物口沿处看,它的"灯边草"工艺做法是:先在口沿挂白釉,再在外部罩绿釉,最后在尊内施青白釉,是分多次上釉完成。当然,由于官窑绿釉瓷是特定年代创烧瓷,我推测"灯边草"工艺也位派是在烧制过程中逐步改进、提高,达到完美。康熙郎窑致绿釉瓷具有"苍蝇翅"、"郎不流"、"灯边草"三大特征,这是鉴定真品的重要依据。我相信随着上海古陶瓷学术研讨的深入探索,古陶瓷神秘面纱终将问世于天下。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