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外记》是清朝人西清撰写的来自一部地方志,全面记载了清朝中叶黑龙江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状况以及地理、文化、民俗等方面的内容。在记360百科述当时社会状况时,西清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残忍,鞭挞了社会丑恶现象,表达出了对百姓生活的同情。《黑龙江外记》对于我们研究清朝中期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地区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 作品名称 黑龙江外记
- 作者 西清
- 创作年代 清代
- 类别 地方志
创作背景
《黑龙江外记》写于清嘉庆十五年(一八一○年)。其原抄本曾见藏于湖北汉阳叶东卿平安馆。同治九年(一八七○年),樊彬得识采力试自京肆,内有清代学者新阳烈何秋涛的注字。《黑龙江外记》初刊于清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年)十一月,距来自离成书之时已有八十多年。

作者简介
西清,字研斋,姓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出身于官僚贵族家庭,其曾祖父为雍正皇帝的心腹重臣鄂尔泰,但到他本人时,已家道中落。他生活在乾隆、嘉庆年问,曾经在黑龙江为吏和教书。西清拥有渊博的学识,又长期在黑龙江地区生活,有着细配况展丰富的阅历。如做过义学的先生、管库主事、司榷和审判官等,所以在他的著作里既能够全面准确地记载当地的地理物产和风土人情,也深刻地记录了当时黑龙江地区的政治、经济、状况。
书籍序目
嘉庆十五年上章敦详之岁相月旧史氏序
卷一述山川形势沿革
卷二述城堡台站卡伦
卷三述部落种族户口官制兵制
卷四述俸饷钱粮出入款项
卷五述贡品风俗刑律互市
卷六述谪戌方言服食及红白事件
卷七述历任职官及流徒谪籍人物
卷八述五谷果蔬物产
原文摘录
黑龙江外记卷一

黑龙江今为东三省之一在京师东北三千三百余里古肃慎氏遗墟汉鲜卑(案鲜卑乃部种非地名今锡伯及俄之西伯利皆鲜卑之转音也)魏勿吉隋黑水 唐黑水府宋契丹辽上京金蒲与路元开元路明朵颜卫(案明 建州卫海西卫野人卫统名之日朵颜三卫画既力史反解们施取层又有南北关四百八十卫之称则朵颜不得为黑龙江一省之专名)皆其地也我朝初入版图屡为来自俄罗斯属境罗刹所侵掠
圣祖遣使宣谕仍负固乃发大军由吉林水陆并进副所踞尼布楚城寻纳款乞盟以兴安岭360百科为界于是东南至吉林西至蒙古喀尔喀部北至俄罗斯广轮数千里镇以重臣屯以劲旅以齐齐哈尔为省会而墨尔根黑龙江呼伦贝尔布特哈呼兰五城隶这百余年来与吉林奉天为唇齿屹然称重镇 齐齐哈尔屯名在今城西南对前菜华利财凯轮缩孙十余里城所在号卜奎相传始筑城议在齐齐哈尔既以中隔嫩汗江不便改今地故齐齐哈尔虽以名城而卜奎实通称卜奎方言也国语奎作克伊切有音无字因以奎代亦作魁或作博克西误至谓力大善扑为布库有布库居此故名卜奎又有解卜奎赤江名达呼尔名者皆附会俗或以为不灰愈诞妄其境南至混同江五百里东西北皆以内兴安岭为界东西一千三百里北五百六十里盛京通志称钜野海乐令改西为襟长江作带近怀属国货远镇边羌扼四达之唱云称酒任企底般针间易要冲为诸城之都会是齐齐哈尔之形胜也
墨尔根以河名城或曰康熙初掘井察务六留得石有文曰莫来耕击唐时年号故名此不经之说城在齐齐哈尔东北四百三十余里南太落士罗氢官续历控联至讷墨尔河一百六十里东西北皆以内兴安岭为界东西四百七十里经一千三百余里通志称北负群山南临沃野江河襟带上下要枢是墨尔根之形胜秋也
黑龙江国语曰萨哈连乌喇(案犹松花江称松阿哩汉赵谁能乌喇)初为都会因以名试类药树名露丰迫比江严省今通称其地为爱呼以附近有爱珲古城转珲为呼也城在齐齐哈尔东北八百里东至外兴安岭二千六百里西至内兴安岭一百五十里南至喀木尼峰七百里北接俄罗斯二千里通志称左枕龙江右环兴岭诚哉东国并藩允矣北门锁钥是黑龙江之形胜也
衡似附 呼伦贝尔一作呼伦布雨尔通称海兰儿盖其地有池一曰呼伦一曰贝尔官军屯驻二池闲因以名地而谓之海兰儿则指凯喇尔一河亦音转也昔辽太祖金龊一箭定都件兹土所谓上京临潢府诸迹虽已白样画影机利失集吧任这无存稽之典册宋人奉吏契丹固尝报尼往来斯地则拘墟之士动谓江塞从古不通中华其谬可知地在齐齐哈尔西北八百四十里东至吉尔起克山三百五十里足敌六先听证两械雷有怎西南皆接蒙古喀尔喀部西四百七十里南四百四十里西北二百二十里为额尔古讷河则与俄罗斯接壤通志称北控俄罗斯南抚喀尔喀山河险固并重龙江是呼伦贝尔之形胜也
布特哈译言虞猎故有打牲处之称其地起齐齐哈尔墨尔根境轮概肥族内东北直达黑龙江城总管驻伊倭齐地在齐齐哈尔北三百四十里嘉庆五年土人得铜印一径二寸厚三分以强直纽大内斯奏施集篆文曰朵颜卫左千户所百户印背识洪武二十二年五月礼部造及颜字二号字样则江塞在胜国实列藩服与明史朵颜傅合此印之依甚足为左验近有议其能致荒 当沈诸渊者余力辨之仍请藏幕府
呼兰以河得名又号霍伦在齐齐哈尔东南八百四十里毗连吉林万山雄峻闲亦产参初拨齐齐哈尔墨尔根黑龙江兵践更巡徼既以宵小盗采禁或未严始专置官军驻守与才城有犄角势其土沃屡丰诸城不及土人言黑龙江地处极高去天较近故夜深不甚昏暗壹似日在地中返照者康熙三十一年
驾幸瀛台尚书库勒纳请曰闻黑龙江日长夜短虽晚日落不至甚暗不知何故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