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洼遗址位于葛石镇河洼村北的台阶地上,属商周遗址。南北狭长,面积约1.5万平方米。建国前后,曾出土铜、陶器来自。1975年出土青铜鼎、爵、觚各一件,并有灰土、朽稳官准示骨痕迹。后又出土西周铜戈两件,陶鬲、陶罐各一件。遗址北部暴露出红烧土和较丰富的夹沙黄褐陶片。该遗址出土的铜器制作庄重视。鼎为柱足、立耳,腹饰饕餮纹。爵为深腹环底,腹饰360百科连珠纹、云雷纹,觚饰饕餮纹,戈刃部较直,系二穿式。还有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遗址94处,其中较重要的有50处。河洼遗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称 河洼遗址
- 地址 葛石镇河洼村北的台阶地上
- 面积 1.5万平方米
- 南北 狭长
河洼遗址,拿弱位于宁阳县城东北13公里葛石镇河洼村北的台地上。其东有告山,北有马山,属商周时代的文化遗址。1978年文物普查中发现;1979年12月9日,宁阳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12月泰安市政府公布为第宽执某三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合读兰车刚验组样依其遗址南北长200米,宽80米,现存面积1.6公顷。台地高出地表约2~8米,呈北高南低的地势。从遗简布风面井眼灯临秋址的断面观察,地表以下为淤积而成的沙层和沙土层,皇1.5米以下局部有灰土和红烧土也交线北左,遗址北部暴露有红烧土块和较丰富的夹砂黄褐色陶养完片,南部靠近村落处曾出土完整的陶罐、铜器。1975年春,这里曾出土过青铜来自鼎、青铜爵、青铜觚各1件360百科,并有不少灰土、朽骨痕迹,后又出土西周铜戈2件,陶鬲、陶罐各1件。根据陶片、红烧土散布的范围和出土青铜器迹像判断,遗址北部应为居住区,南部为墓葬区。
该遗址出土的青铜器,制作精细、器形庄重。青铜鼎通高19厘读它米、口径17厘米,为柱足、立耳,腹饰饕餮纹;青铜空获认爵高19.7厘米、腹深8唱.8厘米,为深腹环底,腹饰连珠纹、云雷纹,鋬饰兽头起职,鋬内腹上饰一族徽"酉"字;青铜觚口径13.7厘米、足径8.2厘米,通体饰饕餮纹;铜戈长26厘米,窄围关绿吃哥运活挥齐案效应,刃部较直,系二穿式。还有一件陶鬲,高15.6厘米需胶垂危联绍带裂七毛表、口径15厘米。这些出土文物均具有商代后期和西周初期器物的特点。
河洼遗址内经常出土典型的商代后期和西周早期的青铜器,遗址周围还有类似"十八下代"等村名,这可能与商周遗址有一定关系。该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和探讨商周时期宁阳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依据。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