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世纪大学旅游教材·旅游地理学》是2007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来自图书,作者是吴国清。
- 书名 21世纪大学旅游教材·旅游地理学
- 页数 299页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
图书信息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1月1日)
丛书名: 21陆白酸井宪婷异移酒南世纪大学旅游教材
平装: 299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211054255
条形码: 9787211054251
尺寸: 23.2 x 17.2 x 1.4 cm
重量: 399 g
作者简介
来自 吴国清,1964年生,安徽休宁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学系主任,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旅游经济与管理。先后主编《自然旅游资源原理》、《中国旅游地理》、《旅360百科游线路设计》等旅游教材6部,发表专业文章40余篇。
内容简介
《21世纪大学旅游教材?旅游地理学》在撰写的过程中,努力从旅游地理学的基兴后职本理论研究人手,介绍了旅游地理汉青评机怀垂学研究热点与创新理念,通过旅游客流空间格来自局、旅游景观形成机理、旅游资源评价和保护、旅游地发展规律、旅游交通与线路、旅游区划、旅游地理信息系统、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分析等,力图阐明理论在应用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同时,《21世纪大学旅游教材?旅游地理学》对旅游实践中的一些案例进行了分析,意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旅游地理学的科学体系
三、旅游地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二节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旅游客流
二、旅游资境谈点时通每布每源
三、旅游地发展规律
四、旅游交通与线路
五、旅游环境
湖乐句卷 六、旅游区划
七、旅游地理信息系统
第三节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综合分析法
二、类同比较法
三、调查考察法
四、地理图表法
五、科学计量法
第二章 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第一节 国外旅游地理360百科学研究概况
一、国外旅游地理学研究发展历程
二、国外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出版物
三、国外旅游地理学研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第二节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概况
一、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发展历程
二、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出版物
三、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特点即的圆石和齐优阳及发展趋势
第三松敌县果粒章 旅游客流空间格局
第一节 旅游客流产生的背景
一、旅游动机的产生
二、旅游者的旅游决策
三、旅游者的空间行为规律
第二节 旅游客流空间移动规律
一、国际旅游客流空间移动规律
二、中国旅游海送万紧本自细父庆护板服外客源市场格局
第四伯觉犯细伟房煤空掌从苗章 旅游景观形成机理
第一节 旅游景观形成的基本条件
一、自然旅游景观形成的基本等观爱弱味也呼固酒条件
二、人文旅游景观形成的基本条件
三、中国旅游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
第二节 自然旅游景观
一、地文旅游景观
二、水域旅游景观
袁胜额春职 三、大气旅游景观
管每 四、生物旅游景观
五、额读令起源团然展著黄天象旅游景观
第三节 人文旅游景观
一、历史干被评古迹景观
二、现代人文景观
三、文学艺术景观
四、民俗风情景观
五、购物旅游景观
第五章 旅游资源评价和保护
府排晚干冷受观林第一节 旅游资源分刘类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二、旅游资源的内涵
三、旅游资源的基本特性
四、旅游资源的分类
第二节 旅游资源评价
一、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和原则
二、旅况要画苗被假主怀究气色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三、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第三节 旅游资源保护
一、旅游资是状如源遭到破坏的原因
二、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
第六章 旅游地
第一节 旅游地发展规律
一类功州庆树厂掌、旅游地的类型
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三、旅游地空间竞争
四、旅游地客流的季节性波动
第二节 典型旅游地
一、风景名胜区
二、历史文物景区
三、自然保护区
四、森林公园
五、世界遗产
六、旅游城市
七、主题公园
八、旅游度假区
第七章 旅游交通与线路
第一节 旅游交通与旅游线路的关系
一、旅游交通的特性
二、旅游交通方式与特点
三、旅游线路设计中旅游交通的组织
第二节 旅游线路设计
一、旅游线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二、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线路的因素
三、旅游线路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四、旅游线路组织模式
五、旅游线路设计的步骤
第八章 旅游区划
第一节 旅游区划原则
一、旅游区划的目的及意义
二、旅游区划的原则
三、旅游区划的方法和步骤
第二节 中国旅游区划
一、中国旅游区划方案
二、中国旅游分区
第三节 世界旅游区划
一、世界旅游区划方案
二、世界旅游分区
第九章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第一节 旅游开发的区域经济影响
一、旅游开发对区域经济的积极影响
二、旅游开发对区域经济的消极影响
第二节 旅游开发的区域社会影响
一、旅游开发对区域社会的积极影响
二、旅游开发对区域社会的消极影响
第三节 旅游开发的区域文化影响
一、旅游开发对区域文化的积极影响
二、旅游开发对区域文化的消极影响
第四节 旅游开发的区域环境影响
一、旅游开发对区域环境的积极影响
二、旅游开发对区域环境的消极影响
第五节 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
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三、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第十章 旅游地理信息系统
第一节 旅游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一、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和功能
二、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
三、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第二节 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及关键技术
二、旅游地理信息分类的原则
三、旅游地理信息分类编码体系
四、TGIS的界面设计
第三节 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一、旅游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二、新技术与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附录 案例
案例一 丹霞地貌景观特征、成因及旅游开发
案例二 濒危世界遗产遭到破坏的原因及反思
案例三 河南省旅游区划及启示
参考文献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