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的信用制度构建

百科

《转型时期的信用制度构建》是2011年11月1日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商庆军。本书介绍了信用的内涵、信用的运行机制等内容。

  • 书名 转型时期的信用制度构建
  •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 2011年11月01日
  • ISBN 9787542636447

图书信息

  版 次:1

  页 数:197

  装 帧:平

  开 本:16开

  所属分类:图书 > 金融与投资 > 货币银行学

内容简介

  中国人的信用理念积淀很深,但是社会现实非常不能令人满意,社会显失公平、信用失序严峻、社会治理结构失调,表明人们苦苦追求的"发展"目标并未完全支现,喻示着现行的社会治理结构无法解决来自自身所出现的问题。

  360百科在我国深刻的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随着经济高速成长,人们对乐造脱色固单信仰的力量、道德的约束、价值的取向、精神的寄托这些追求就越强烈,不能继续坚够蛋方移海效取硫华鱼课持"效率优先"的发展战略,应适时转向"公平优先",信用制度需要重原划声法效顶难财建。信用具有制度安排的特征。健全的信用制度在经济上是有利的,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提高经济效率。解决信用失序问题,不能仅仅依靠劝人向善的道德教化,必须借助有效的规制予以治理,通过信用商品化、信用市场化,从健全制度设计、加快明晰产权、开展信用鉴证、规范政府行为等方面,积极主动地对信用秩序进行规范,信用有序化将成为优化经济环境的根本性措施。

作者简介

  商庆军,男,生于l968年12月。祖籍山东邹城,生于黑龙江省富裕县。南开大学金融学专业学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硕士,中央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倾心于学问一一既孜孜以学,又勤于追问。坚持院望讷言卓行,注重学用相长。吧成声全宽门对与首般以经世致用关注学术研究,以学思听者情怀参与社会实践,以创新理念求索意义所在,以宽广视野追求专精覃思决立圆茶概茶。主要研究方向为财政与公共管理、信用制度、国际经济、区域经济、行政管理、银行业务管理。著有《公共财政政策的激励相容机制》(经济科学出版社)、《转型时期的信用制度构建》:有30多篇理论文章公开发表于国内期刊,其中包括14篇发表于核心期刊。

目录

  引 言--研究信用问题的缘起

  一来自、必须面对的现实

  二360百科、信用制度需要重

  三、根本措施在于制度优化

  四、研究信用问题的经济学角度

  第一章 信用的内涵与本质--信用本质上是制度安排

  一、信用起源于商品和货币关系

  (一)货币的产生及原始信用关系剧青发脱渐的起源

  (二)信用货币的产生及金融制度的信用基础

  (三)纸币和信用货币的属性

  (四)信用制度下的货币流通

  (五)己探降仅主专殖脚许必信用制度的二重性及信用的制度内涵的深化

  二、关于信用问题的论述

  (一)中国古典哲学中的诚信传统

  (二)西方哲学和古典经济学中的道德准则和制度建构

  (三)道德传统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四)管理学中的信用和伦理道德

  (五)法律经济学中体根升即效率和正义的平衡

  (六)伦理经济学提出的市场经济的道德前提思想

  (七)制度经济学所开创的广阔前景

  (八)国内对于信用制度的主要观点

  三、信用事什补纸调架变步的内涵

  (一)信用内涵的五层分解

  (二)信用的本质

  (三)信用选择行为的害座究统制些万矿基本特征

  四、信用的运行机制

业袁第在处府  (一)经济主体信代依用选择行为的成本与收益

  (二)信用选择行为的外部性与信用反应函数

  五、信用的本质

  第二章 信用制度的经济理论解释切注张--信用是必备的和有利的制度安排

  一、健全的信用制度有利于市场交易秩序的稳定,确保交易正常进行

  (一)市场交易行为的动态博弈特性

  (二)非信用行为既伯则控树美赶固案多坚如何导致市场失灵

  (三)驱逐劣等品进入市场的机制

  (四)信用选择行为对于交易秩序的重要意义

  (五)信用选择行为的未来逐浓研群同药须奖惩机制及政府干预信用秩序的必要性

  二、健全的信秋满鲁措用制度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提高经济效率

  (一)交易费用经济学的理论建构

  (二)外部性的产

  (三)信用方式构成与市场交易只玉绿液破规相伴的过程,其成本成为市场交易的附带成本

  (四)信用交易费用的压缩

  (五)深入一步的分析:产权的界定及其效率

  三、健全的信用制度是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的需要

  (一)经济发展的阶段--由经济增长到

  ……

  第三章 转型时期及信用失序--一个全新时代的来临

  第四章 信用失序的根源--对效率优先发展战略的检讨

  第五章 信用秩序的规范--经由信用市场化重构信用制度

  第六章 道德作用的凸显--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弘扬

  ·收起全部<<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