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株,拼音是gēn zhū,汉语词汇,释义为植物的根和主干部分。
- 中文名称 根株
- 拼音 gēn zhū
- 外文名称 stool
- 注音 ㄍㄣ ㄓㄨ
- 解释 植物的根和主干部分
解释
1、植物的根和主干部分。
2、比喻来自事物的根基,基础。
3、根除。
出处
汉·王充 《论衡·超奇》:"有根株於下,有荣叶於上,有实核於内,有皮壳於外。"
唐·陆龟蒙 《丁隐君歌》:"老树根株若蹲兽,霜浓果熟未输又容收。"
唐·杜甫 《奉赠射洪李四丈》诗:"游子无根株,茅斋付秋草。"
宋·苏舜钦 《迁居》诗:"手足日不闲,在地无根株。"
清·李宝嘉 《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据兄弟看来,土匪扩代赵培权一定是听见大兵来了,所以一齐逃走,大约总在这四面山坳子里,等到大兵一去,依旧要出来为非作歹。斩草不除根,来春又发芽。兄弟此来,360百科决计不能够养痈贻患,定要去绝根株。
郑观应 《盛世危言·贩奴》:"而 澳 港 外埠之根株犹未绝也。"
郭沫若 《文艺论集·一个宣言》:"艺术失却了民众的根株,艺术亦因之而失去生机。"
《金史·循吏传·张奕》:"﹝ 张奕 ﹞擒其首恶诛之。后五日,都统 完颜阿鲁补 以军至 归德 ,欲根株馀党, 奕 以阖婷他多慢字排晶没已专巴门保郡人无他,遂止。"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