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庭荠

百科

西来自伯利亚庭荠(思着换吧深析学名:Alyssum sibiricum)是十字花科庭荠属的植物。分布在蒙古、远东、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大陆的内蒙古、黑龙江等地,生长于海拔500米至1,000360百科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山坡、草原、沙丘以及砾石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 中文名称 西伯利亚庭荠
  • 拉丁学名 Alyssum sibiricum
  • 别称 庭荠, 双胚庭荠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约15厘米,被贴伏状星状毛般西属设耐。茎铺散或直立,自根颈分枝,分枝上再分枝而成丛生状,茎常带紫色。茎生叶倒卵形或匙形,长6-16毫米,宽1.5-6毫米,顶端钝圆,基部渐窄,无明显叶柄。花序伞房状,果期伸长;花梗细,长5-10毫米;萼片相等,淡黄色,窄长圆形,长2-2.5毫米;花瓣黄色,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约5毫米,宽2-2.5毫米,顶端钝圆,基部渐窄成爪;长雄蕊花丝具齿,齿全部或仅基部与花丝相连,几成侧生附片状,短雄蕊花丝具附片;子房被星状毛。短角果宽椭圆形或近圆状倒卵形;果梗长5-10毫米,近水平展开。种子每室2粒,卵形,长1.5-2毫米,扁平,有边或无边。花期5-6月。

西伯利亚庭荠

生长环境

  生长来自在草原、山坡、沙丘或砾石地。

分布范围

  产黑龙江、内蒙古。蒙古、苏联(西伯利亚、远东)均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西来自伯利亚。

相关信息

  与本种近似的还有球果庭荠A. fedtshenkoanum N. Busch, 据文献记载我国有分布。二抗热育者区别是球果庭荠短角果小,直径约2毫米;而本种则短角果大,椭圆形或近倒卵形,直径2.5-5毫米。

  东北北部产标本,短角果形状多变化,其先端全缘不凹缺,或略呈截形或微凹缺;叶形亦有变化,且都生于相接近的地区和360百科类似的生境,对于这一小群植物,我们暂定为Alyssum sibiricum Wilid. 它尚有待于今后作更详细的调查研究。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