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泗洲山抗战石刻群,位于湖北省罗田县胜利镇西南二公里周家垸村,属于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称 泗洲山抗战石刻群
- 地理位置 湖北省罗田县胜利镇西南二公里周家垸村
- 景点级别 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 著名景点 笑看乾坤等石刻
地理位置
,雄踞于湖北省罗田县胜利镇西南二公里周家垸村。

人文来自历史
该山巍峨挺拔,气360百科势磅礴。其东南面是巴河源流胜利河、西北面临固基河,两河在山下的两河口汇聚,形成三面环水之势,易守难攻,历为兵家必争之地。
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李宗仁段危画已希所辖的第七军军长怕往问位钟低年氧队张淦将军率部首驻,1938年台儿庄战役大捷后又奉命率部驻防鄂东,军部再度设在滕家堡(今胜利镇),8月,经司令长官李宗仁批准,在泗洲山兴建营房,1939年夏竣工迁入。
泗洲山形似卧狮,张将军触景生情,豪气满怀,遂将泗洲山改名为"用能建电旧朝笑狮山"。山顶有一巨石横卧控,似一雄狮啸天,张将军便在巨石中间刻下四个大字:"笑看乾坤",左右边分别刻有:济公己卯孟冬。字体高雅遒劲,坚实由士庄重,显示出深厚的功力。
从山顶往东斜下走20米许,一块巨型花岗岩石卓然而立,高约8米,宽约6米,面如刀削,十分平整。上刻"吼散倭氛"四个大字。右侧刻:"倭奴以中国为睡狮可欺,岂知狮已醒,一吼而倭氛含按都不烧度属否观却散,一搏而倭奴灭,倭奴倭奴,死无噍类矣。辛巳仲春(即1941年3月)"。左侧刻:"容州、凌压西。"凌压西为第七军第一七一师少将师长。石刻字体为隶书,扩虽经60余年的风雨雪,字迹至今十分清晰。
从山顶直下走30余米,有一异煤块大石板,上刻有一首七律,《滕家堡偶占》慢:"高树撑云若剑排,参差村舍此中佳。长河宨窈抒新策,群岫峥嵘尺壮怀。君子六千堪作教,出车三百信无乖。川源相缪滕家堡,应与田单即墨偕。"左侧刻有小字:"己卯正月,时随张月能否关困展单公驻又二年,自英山请示于凌公登笑狮爱之石,辛巳清明。醴陵潘世漠谨识。"潘世漠,湖南醴陵人,原为军部上校伯六客呀怎秘书,后调一七二师任职。此诗写于1941年清明节。石刻字体为正楷,笔致流畅,清雅劲舞。从此石刻又往下走约50米,便是军部房舍遗址,左侧防空洞仍存。遗址右侧有一条小溪沟,流水潺潺,悦耳动听,往下约30米处,又印检沟旁有一块大石板,石板上凿刻有"品"字型的三个座位,以及放置杯子、书报等物件的石槽。座位右侧刻有"静观"二字。座位下方刻有"笑狮山"三个大字。右上方刻有小字:"喂,睡狮醒了,不但醒氧代石买陈少盐用雨全而且笑矣。"左下方落款为:"桂林张淦"。
座位下方,还刻有一首《笑狮山五古》:"瑞狮踞重台,映同掉做早停析沙河会玉阶。丛巅镇江去使料越至重扬汉药危束夏,峻岭接仙岩。金龟锁西隅,木马守东斋。青天现白日,仰笑何或诗评壮哉。"落款为:"济公张淦,己卯季夏"。即1939年7月。字体仍为隶书,至今仍清晰好认。诗中的"仙崖"指与泗洲山对峙的"仙人崖","金龟"指呼处川直营内另情剧正谈西面的"龟山","木马"指东面的"木马寺"。"笑狮山"石刻的右侧岩石上,刻有一首谨次济公将军《笑狮山五古》原站夜世丰韵:"天然大将台,坛玷玉为阶。建系双旌,连营接百崖。歼倭挥血刃,扶汉景心斋。忠绩追前古,长歌亦壮怀。"翰卿迁江陈应行二十九年(1940年)夏。字体为楷书,每字8厘米见方,因石刻部分已风化,很难辨认了。
泗洲山上的这些石刻,无论是内容,还是艺术性,都是值得称道的,读来使人荡气回肠,豪情萦怀,道出了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抗敌御侮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鼓人心,壮国戚。泗洲山也从此增添秀色,光耀千秋。正是雄狮醒了。一声怒吼,石破天惊,震撼河山。泗洲山抗战石刻群已经列入县级文物保护,2011年,罗田县文化部门又将其申报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