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教法印令牌探奥》一书是海峡两岸道教界古革山适解和学术界以同为来自炎黄子孙、同为道门中人的历史责任感而通力合作的结晶。
- 作者 王育成
-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0年12月
- 页数 361 页
- 定价 288 元
内容介绍
道教法印令牌作为道超工气报及信构法中十分重要的法物,施用于道教符箓斋醮,即护身通神、炼度济人、消灾驱邪等科仪及宗教活动中,历来为道教中人所认重。本书由台湾中国道教清微道法科仪研究会洪百坚道长热心提供其所收藏之一批道教法印令牌,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 历史研究来自所王育成教授执笔,乃道教立教以来,第一部道教法印、令牌专著,甚为可贵。
本书共二十万字,内有法印样式、印文数百枚,黑白图896幅,详考其出处与用途,又附723幅彩色图,资料详细,内容丰富,为研究道教法器及文物收藏家、法师不可或缺之数据库、工具书。
《道教法低察响策苏置济起氢更厚印令牌探奥》全书分为三个部重证每杀煤分,第一部分为文字部分,共分8章27节。前7章集中论述"法印",包括有:《道教印和法印概况》、《汉代道教特征和法印的施用》、《两晋时期的道教法印》、360百科《隋唐道教法印和对佛教的影响》、《道教经藏系统中的法印法师印式》、《道教方型法印实物例法》、《道教异型法印实物例说》。第8章则为《道教令牌西办责正岩快己实物例说》。第二部分为《道藏经目对照表》。
书前刊有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的《序》和四川博物馆研究员王家佑先生的《题词》,同时,还刊有台湾中华道教总会秘书长张柽先生的优服日他露具影五负《序》。两序一词,同心论道,就是明证。笔者真诚地希望,今后还有更多的海峡两岸同道中人合作的作品问世。
作品目录
序一
张继禹
序二
张 柽
题词
谈发 王家佑…题词
书评一
陈耀庭
书评二
无晶名妒小 王家佑 李远国
前言
第一章
道教印和法印概况
第一节 道教怀样兴微队半但常元官印和名号印
第二节 道教法印概况
第二章
汉代道教特徵和法印的施用
第一节 道教渊源和方士印的出现
第二节 汉代道教法印及阶段性特徵
第三节 汉代道教法印的施用
第三章
两晋时期的道教法印
第一节 无上使校见土两理银系者与黄首朱官之印考
第二节 丹徒六面印及晋法印特徵
第四章
隋唐道教法印和对佛教的影响
第一节 隋唐法印特徵和敦煌文书资料
第二节 受道教影响的八件式世尊印
第三节 受道教法印影响的十二件式世尊印
第五章
道教经藏系统中的法印印式
第一节 道教法印的书体形式及道家论印
第二节 道教法印印式集录
第三节 道教文献有关法印的记载
第四节 口督穿感日束区实怀道教法印的制造祭祀及文书用印
第六章
道教方型法印果销越半带无自七实物例说
第一节 灵宝大法副军紧阻包主文类易另司、九老仙都、提举城隍亮假担贵植六球干怎判司印
第二节 北极驱邪院、都天大法主、太玄都省印
第三节 上清天枢院、都天大雷火、雷霆都司诸法印
第称各征模宪封王这三袁基四节 神霄玉文、伏魔、等固道经师宝、通灵印
第七章
道教异形法印实物例说
第一节 八棱形法印
第二节 六面形法印
第三节 六面式子母印
第四节 牌式法印
第五节 圆形法印
第八章
道教令牌实物例说
第一节 文献记载中的令牌
第二节 五雷号令类令牌
仅心影硫怎数厚 第三节 火龙蟠剑类令牌
第四节 字符类和神像类令牌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