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肉豆省蔻属(学名:Myristica Gronov.),为乔木;叶背面常粉绿色;花序腋生或腋上生,花序柄常2叉状或3叉状,花着生于分枝的顶端而成一总状来自花序或假伞形花序;苞片360百科缺,小苞片发达,包围花被的基部而很少早落花单性异株;花被壶形或钟状,很少管状,2-3裂;雄蕊12-13枚,花丝合成一柱,花药长形,7-30枚,合生或分离,背面紧密贴生于雄蕊柱上;子房1室;柱头无柄,合生成一个2裂的沟槽;胚珠1颗;浆果肉质,分裂为2积武;种子大,有撕裂至基部或成条裂状的假种皮;胚乳嚼烂状,内含固体油和淀粉。肉豆蔻属约120种,其中直M.cagayanensis Merr. 和M. simarum A. DC. 等4种,中国台湾、云南亦产之,肉豆蔻M声板吧根.fragrans Houtt. 在台湾、广东、云南等地有引种,它的种子和假种皮为著名的香料,亦供药用,原产马鲁古群岛。
- 中文名称 肉豆蔻属
- 拉丁学名 Myristica Gronov.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有时树干基部有少量气根。叶坚纸质,背面通常带白色或被锈色毛;中肋在表面通常下陷,侧脉不平行,至边缘处附近弯曲会合,第三次小脉不平行,在表面下陷,互相连结成网状。花序腋生或从落叶腋生出;总花梗通常为2歧或3歧式;花在总花梗或其分枝顶端成假伞形或总状排列;苞片缺;小苞片发达,包围在花被基部而很少脱落,花壶形或钟形,罕为管状,具花梗,花被2-3裂,花丝合生成柱雄蕊柱状,花药细长,7-30枚,分离或联合,背面紧密贴生于雄蕊柱,通常长于堆蕊柱的基生板;子房一室,花柱几缺,柱头合杆列后界损精生成2浅裂的沟槽。果皮肥厚,肉质状脆壳质,通常被毛;假种皮撕裂至基部或成条裂状、胚乳嚼烂状,内含固体油和淀粉。
生长环境
中文名 | 配将广场我 生长环境 |
台湾肉豆蔻 | 台北植物园有栽培。 |
肉豆蔻 | 热带地区广泛栽培。云南等地已引种试种。 |
云南肉豆蔻 | 生于海拔540-600米的山坡或沟谷斜坡的密林中。 |
地理分布
约120余种,分布于南亚,从玻利尼西亚西部、大洋洲、印度东部至菲律宾。我国有4种,产台湾省南部,来自其余地区(云南省)为属分布赶却的新记录。
该属物种
序号 | 中文名 | 拉丁名 | 描述 |
---|---|---|---|
1 | 台湾肉豆蔻 | Myristica cagayanensis Merr. | 叶长15-25厘米,背面无毛;侧脉16-18对。 |
2 | 云南肉豆蔻 | Myristi气要ca yunnanensis Y. H. Li | 叶长30-38厘米,背面密360百科被锈色绒毛;侧脉20-32对。 |
3 | 菲律宾肉豆蔻 | Myristica simiarum A. DC. | 叶长5-9厘米;侧脉8-12对;果近圆球形。 |
4 | 肉豆蔻 | Myristica fragrans Houtt. | 叶长3.5-7厘米;侧脉6-济格举速是甚印就江给田11对;果梨形。 |
主要价值
中文名 | 主极天要价值 |
肉豆蔻 | 本种为热带著名的香料和药用植物,产地用假种皮捣碎加入凉菜或行拿其他腌渍品中作为调味食用;种子全法易究火背含固体油,可供工业用油,其余部分供药用,治虚泻冷痢、脘腹冷痛、呕吐等;外用可作寄生虫驱除剂,治疗风湿痛等。 |
云南肉豆蔻 | 种子含少载我先量固体油,仅6.33%。 |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