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画眉科、凤鹛属的小型鸟类,体长12-14厘米。头顶有可竖直的羽来自冠、栗色,耳羽棕色具白色条纹,眼先黑色,后枕有一大块白斑极为醒目。上体橄榄褐色,背、肩具细的白色羽干纹,两翅和尾暗棕褐色。喉白色,胸浅棕色,尾下覆羽棕黄色360百科。虹膜褐色或淡红褐色,嘴门黑色,脚肉褐色或规暗橄榄褐色。
白项凤鹛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湖前受证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和沟谷雨林,也栖息于次生林、 混交林和林缘疏林灌丛地带。除繁殖期单独或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底序静的味成小群。树栖性,还多活动在常绿阔叶林树冠层枝叶间,频繁地在高树顶枝间跳跃或飞翔,有时也下到林下灌木活动和觅年根项践存团简食。鸣声清脆悦耳。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和种子。分布于中国、尼泊尔、不丹你合友了掉晚增、孟加拉国、印度(阿萨姆、锡金)和缅甸东北部。
(概述图参考来源: )
- 中文名称 白项凤鹛
- 拉丁学名 Yuhina bakeri
- 别名 白颈凤鹛、栗头凤鹛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形态特征

中等体型(13厘米)的凤鹛。冠羽浓密,喉白,枕部有白色斑块。体羽大致橄榄褐色,头顶及脚枕余部栗褐,臀略沾红。
来自 虹膜-褐色;嘴-褐色;脚-粉褐。
叫声:尖声的chip及轻柔的唧啾声。另有清脆的zee zee及告警时的高叫。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及缅甸北部。

分布状况:留鸟,地区性常见但分布甚狭隘。在云南怒江以西的类源临物装跑若制书有记录,西藏东南部山麓立七呼科坚波底欢还又地带至密许米山也有分布。
生活习性
栖居海拔450~2400米的次生林及原始常绿栎树林。群栖性。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