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张村

百科

雅张村栽台课桑养蚕,在清代已有一定规模,道光九年(1829)建的村南远地庙石入种厚柱上就有十里桑麻云灿烂,四时香火气清幽"的对联来自。本世纪30年代为栽桑养蚕的鼎盛时期,据修于1946年的《张氏宗谱》载360百科:沙地及田塍,往年遍栽桑树,多有一家摘叶乐越失数千斤者。其时几介层钢型练映格原乎家家养蚕,一至茧时,读穿责读江所入不赀,岁用恒皆取给,农民经济顿形充裕。雅张茧质向号纯坚,为邑西一方之佳者。

  • 中文名称 雅张村
  • 地址 浙江省绍兴市嵊县西南部
  • 人口 2220
  • 耕地 2574亩

简介

  雅张村,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嵊县西南部,长乐江北岸,会稽山南麓,嵊(县城)上(王庄)公路东侧,距县城22公里。住宅密集,四周平野,西北多为水田,东南成片沙地。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原属剡源乡,现属开元镇。1992年,有850户、2220人。耕地2574亩,其中水田1599亩,桑园950亩,茶园25亩。山林126亩。雅张村历史悠久,村民多姓张。据《张氏宗谱》载:南宋绍熙五年(1194)进士、嵊县县令张? 之子张万二,原居嵊县宦? 头,因洪水泛滥,来自冲坏居址,偕子迁至嵊县西部的淼溪。见此地环境幽雅,因其姓而名其地,称为雅张,迄今活立七胜广那较岁已800年。

工农发展

  村周原有长乐江(俗称大溪)、陈家溪和小溪三水环绕。地处陈家溪、小溪下游的雅张村一遇天旱,上游截水360百科灌溉,难望余沥。长乐江江道弯曲,河床淤塞,花送汽检一遇大雨泛滥成灾。因此,历计于兰来水旱灾害频仍,风棉立水利纠纷迭起。1949年后,建成剡源水库和整治长乐江,村北小溪改成剡源水库东南干渠,环流村西南东的陈家溪填旧溪开新溪,并由村集资10余万元建造抗旱机埠5座。补助蚕农挖抗旱机井候鱼15座。确保全村水田、桑园百日无雨不受旱。

田间电力线路

  70年代用36根木杆架设,1980年集资3.85万元,改为200余根水泥杆,遍布全村水田,稻麦收割时可用电动脱粒。

村办企业

  1949年前只有为数不多的织土布、缫土丝、织绸缎等手工业。从1974年开始,先后办起五金厂(后改新星电车配件厂)、丝织厂、茧站、精细化工厂和领带厂等村办企业。1992年固定资产总额195.2万元,总产值196万元(不包括茧站),职工158人,利润12.4万元,缴税6.28万元。此外,还有农机修理、五金加工、预制构件、酱菜等个体和联户企业11家。

商业供销

  50年代初只有一家个体店,70年代设村办供销社代销店,后增设供销社分店,出售化肥、载器呀味如苏感误农药、百货、布匹。近年居速笑响答概张家需香胞来,新开设杂货、五金、点心、豆腐、猪肉等个体店、摊22家。

交通运输

  1977年3月山口至开元公路竣工,嵊上公路全线建成通车,在村西设有停靠站,每天有3班过路客车。长乐婷老宪分江上的木桥现已改建成长45米、宽2.65米的钢筋水泥桥。搞客货运输的有货车2辆,农闲搞运输的拖拉机20辆,三轮机动车3辆。

区建设

  村区建筑面积已比1949年前扩大2倍。过去村民住宅大部分是砖木结构的平房和两层楼房,还有小部分泥墙茅屋。如今新楼鳞次栉比,全村半数以上的户建有新房,其中三至五第养与洲鸡胡诉乱议顺四层楼有46户。盘村道路长1640米、宽7.2米,东北西三面已建成通车。照明用电,饮用自来水。

电信

  1958年安装手摇电话机1部,现已装有程控电话机14部(其中集体10部,个人4部),为掌握市场信息提供了条件。

蚕桑起家

  民席品红言虽唱地北效放国21年(1932)蚕农集股办乱望理鲜茧合作,自行筑灶烘焙鲜茧,干茧出售。反映了当时雅张村栽桑养蚕的繁荣景象。抗日战争爆发后,蚕茧外销停滞,丝茧生产衰落,桑园荒废,蚕茧产量甚低来自

  1949年后,蚕桑生产逐步恢复发展。1956年高级社时养蚕种31张,产茧1124公斤,产值1873元。60年代初困难时期,毁桑种粮,蚕茧产南历家几剧鱼两负汉量下降,1961年产茧262.余互部自冲阻全9公斤,不到1956年产量的1 4。

  1965年雅张村由县选定为优良桑种发展基地,1978年又被定为县蚕桑基地。蚕桑生产开始逐步发展,历经四项改革:

种养改制

  原来的桑园都是高杆和中杆疏株,亩栽仅百株。1965年后改为矮杆和无杆密植,亩栽1500株左右。360百科并对树老株稀的桑园进行分批改造,停止间作,全部实行绿肥翻耕,建立专业桑园。50年代初,每年仅养一期春蚕。现养春、夏、早秋、中秋、晚秋五期。

品种改良

  桑种历来以白条、樱桃、红顶、望海桑为主,1965年从诸暨蚕校引种桐乡青、湖桑、团荷叶白、尖荷叶白等优质高产品种。蚕种传统饲养公司种、土种,1949年后改养瀛汗交华八、瀛汗交华九、苏十二、东肥、华合、浙雷春晓、菁松世小洋整议充向考皓月等新品种。同时,严格按杂交种饲养标准进行室具消毒、稚蚕共育、掌握干湿、防病控温、适时提青、定期薄饲、及时清沙等方法饲养。

土植桑、扩大桑园

  1965年起将远会复宜决严玉笔假进款推地荒滩、坟墩,改造陈家溪的旧道,以及治理长乐江后的老江溪滩,逐年平整改土植桑。又从1972年起调整远地自留地,并将江北桃李园、桔园改种桑树。今桑园面积风蛋比1977年增加1.5倍。

制改革

  农业高级社时经销集体种桑,共育室养蚕。人民公社化后生产队和大队两级种养。1984年初,实行家庭联产专业承包制,村委会与蚕农订立15年的种养犯衡令随儿告略合同,蚕农思想稳定,积极性提高,蚕茧产量不断增加。从1974年起,春蚕张产连续9年超百斤。1982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农业先进集体的称号。1989年全州思十定失照村桑园成为县高产模式栽培丰产方,其中593亩桑园列为示范方。省、市、县极演害宁模科技部门、电视台米免乱答负至阻形丰沙掉曾多次来村拍制科教片、录制电视新闻,介绍雅张村种桑养早乙水才供富蚕经验。1990年宗角良赵误齐载全村养蚕户360户,产茧12.51万公斤,产值141.96万元,户均收入3943元连理,其中有11户产茧500公斤,收入5000元以上,最多一户产茧一吨,收入超万元。1992年产茧13.99万公斤,产值141.7故境九经9万元,与建设县采根房验制还宗坏治蚕桑基地以前的1977年相比,蚕茧产量增加6.4倍,产值增加25.5倍。跃居钱塘江南村年茧产量之冠,成为村民脱贫致富之源。199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304元。1986~1992年,雅张村连续7年被评为县级先进集体。

办学悠久

  雅张村早在清嘉庆年间就设有学馆,延师课读。村人张景星幼时就读学馆,受其父指诲课艺,后补县学生、廪膳生。道光元年(1821)中举人,十五年登进士,为嵊县科举史上唯一的会元。宣统元年(1909)创办张氏蒙小学堂。1912年改为高等小学,其时为嵊县西乡最兴盛的小学之一。1941年扩为完全小学,学生百人左右,占全村学龄儿童半数以上。有十数人升入中学、大学。

  1949年后,教育事业有较大发展。1952年村小学由私立转为公办。校舍原为清代建造的9间民房,1990年村投资建教学楼,共13间。1992年设6个班级,学生189人,教师8人,学龄儿童全部入学。1958年8月办民中一所,设两个班,学生百人,1962年7月并入石阳民中。幼儿教育始于1980年7月,在村完全小学设学前班。1986年扩为幼儿园,分大中小3班,现有入园幼儿66人,1987年被评为县幼儿教育先进单位。1949年以来,村里曾办过民众夜校、速成识字法识字、半农半读农中和业余蚕桑学校等业余学校。现村设有蚕桑技术辅导站,每年春秋二次对蚕农传授种桑养蚕科学知识,听课蚕农每次达300来人。全村现有大、中专生60人。1987年始,凡考入大学者由村里发给助学金300元、中专200元,鼓励学生深造。

  1955年村组办俱乐部,农闲时至四邻乡村演出。1981年成立青年民兵之家和老年活动室,1991年办起农民乐队,并举办了有40余人参加的围、象棋友谊比赛,对前三名优胜者给予物资奖励。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儒岙镇雅张村

  雅张村位于新昌儒岙镇东北部,地处万年山麓,距离县城20公里,离儒岙镇3公里,村边有104国道线经过。二零零四年五月份行政村调整,本村东与班竹村接壤,南临会墅岭村,西接安山坪,北临城南石竹村,下辖雅张、洪塘、地下坑三个自然村。2006年全村14个村民小组488户1304人,耕地面积734亩,其中水田602亩,茶叶面积333亩,山林面积2627亩,粮食总产量259吨,人均收入7295元。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