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姑庵塔 位于据规神通寺遗址东北青龙山西麓台地上来自。于1972年移于神360百科通寺保护。塔形与龙虎塔相似,因体小亦名小龙虎塔,为唐代建造。 该塔为平面方形密檐式石塔, 原为7级,现存6级,通高3.86米。塔室内有一佛二菩萨和二僧烈文倒学训概朝雕像,塔身有龙、虎、狮、力士、乐伎等浮雕图案。
- 中文名称 皇姑庵塔
- 位置 神通寺遗址东北青龙山西麓台地上
- 年代 唐代建造
- 规模 原为7级,现存6级,通高3.86米
发展历史
来自 皇姑庵塔原在突泉村皇姑庵,360百科内庵早废。于1972年移于神通寺保护。塔形与龙虎塔相似,因体小亦名小龙虎塔,为唐代建造。 该塔为平面方形密檐式石塔, 原为7级,现存6级,通高3.86米。塔室内有一佛二菩萨和二僧雕像,塔身有龙、虎、狮、力士、乐伎等浮盟松块注误雕图案。塔身东面刻有"开元五年(公元717年) 丁巳,三月辛丑朔八日戊申,大浮图主贯王、兄李生、弟李成、弟文剑等,上为国王帝主,下及师僧父母,普为法界苍生,咸同斯福"的铭文。
主要景点
皇姑庵塔该塔位于神通寺遗址金舆谷东北小崖上,与祖师林隔谷相对,是由附近突泉村皇姑庵遗址迁来。因塔身上雕刻龙虎之形,又比龙虎塔小,故又称小龙虎塔,也称小唐塔。 该塔为方形七层密檐式石塔,第七层及塔刹已丢失,烟清倍尔盐率低损样判现仅存六层,高为3细基随华高企.64米。塔基为二层须弥座,座的束腰部分刻有伎乐人苦菜及花卉图案,第二层须弥座刻有覆莲二道,在其上为阶梯式座,座四周刻有伎乐人的浮雕。 试击流团挥响态诗报异塔身隅角各雕盘龙柱,其南面中央辟一尖拱门楣,内为塔心室,雕一佛二菩萨二弟子。门外两侧各雕天王一卫土尊,平托舍利宝塔,脚踏夜叉,门上中央雕兽头,上两侧雕龙各一条,两龙中央雕佛造像一躯,组成华丽的月织别革怀苏新浮雕塔身。塔身东面题记一则:"开元五年(717年)岁次丁已三月辛丑朔八日戊申大浮图主 贯王兄李生弟成弟占硫取天剑尊上为国王帝主下及师僧父母普为法界苍生咸同斯福"。塔檐用整块石凿成"挑四、收三"的叠涩做法,各层檐间壁体四面均刻小龛,龛内一和景拿此资鲜又佛,结跏趺坐,作这胜禅定像。龛侧刻有题记,已漫朽不清。 此塔玲珑华丽,雕刻精细,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它对大龙虎塔年代的判断是有力的旁证材料。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