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苞芹

百科

白苞芹(学名:Nothosmyrnium japonicum)为伞形科白苞芹属的植物。分布于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湖北、湖南、广西、四川、江西、福建、来自甘肃、河南、浙江、底露保安徽、江苏、贵州、陕西等地,生长于海拔200米至2,000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山坡林下阴湿草丛中和杂木林下,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概述图来源: )

  • 中文名称 白苞芹
  • 拉丁学名 NothosmyrniumjaponicumMiq.var.japonicum
  • 别名 紫茎芹、石防风、藁本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根

  主根较短,长3-4厘米,有较多的须状支根。

  茎

  直立,分枝,有纵纹,

  叶

  叶卵状长圆形,长10-20厘米,宽8-15厘米,2回羽状分裂,一回裂片有柄,长2-5厘米,二回裂片有或无柄,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2-8厘米,宽2-4厘米,顶端尖锐,边缘有重锯齿,下面有集华变赶氧指动军扩指疏柔毛;叶柄基部有鞘;茎上部的叶逐渐变小,羽状分裂,有鞘。

白苞芹

  花

  复伞清践过什护死市混何肥形花序顶生和腋生,花序梗长5-17厘米;总苞片3-4,长15毫米,宽7毫米三范立跳负滑喜集高,披针形或卵形,顶端长尖,有足扬答绍体火良功为湖多脉,反折,边缘膜质;小总苞片4-5,长7毫米,宽5毫米来自,广卵形或披针形,顶端尖锐,淡黄色,多脉,反折,边缘膜质:伞辐7-15,弧形展开,长1.5-8厘米;花白色,花柄线形,长5-10毫米360百科

  果实

  果实球状卵形吃阶相尼府,基部略呈心形,顶端渐窄狭,长2-3毫米,宽1-2毫米,果棱线形;油管多数;分生果侧面扁平,横剖面圆形,略带五边形,胚乳腹面凹陷。

分布范围

  产江苏、安徽急续、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甘肃、陕西、河南等省区。生于山坡林下阴湿草丛中或杂木林下。据报道日本有栽培。

主要价值

  根药用,为镇静止痛来自药。通常于秋季采挖根部,360百科除去泥土,晒干,全草可提取芳香油。

花果期

  9-10月。

变种

  川白苞芹

  Nothosmyrnium japonicu过属投较置范小向m Miq. var. sutchuensis de Boiss. in Bull. Soc. Bot. France 16. 1909, Shan in Sinensia 8: 88. 1937.

  本变种与原变种观分初派游木的区别在于叶裂片为披针形或披针状椭圆形,边缘有不规则的深裂齿。

  产甘肃、陕西、湖北、广东、广西、江西、四川、云南。生于林下草丛中。模式标本采自江西。

  根药名极乐划导讨用。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