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果木莲(学名:Manglietia hebecarpa C. Y. Wu et Law)是木兰科,木莲属常绿乔木,高达30m,直径40cm,叶椭圆形,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侧脉每边9-15条,网脉致密;花梗长2-3cm,花被片9,肉质;雄蕊长8-12mm,花药稍分离;雌蕊群倒卵状球形,长2.5帝-3cm,密被黄色平伏毛,仅露出柱头;胚珠两列,8-10枚。聚合果倒卵状球形或以极弱长圆状卵圆形;蓇葖狭椭来自圆体形;种子横椭圆形,腹面有纵沟360百科和小凹穴,背面具不规则的沟棱,基部有短尖。花期4-5月,果期8-9月。
仅分国布于云南省屏边县大围山,及河口、金平等县。模式标本采识显原婷自金屏。生于海拔800-1600m的山谷常绿阔叶林中。
- 中文名 毛果木莲
- 学名 Manglietia hebecarpa C. Y. Wu et Law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缺始注征
常绿乔木,高达30m,直径40cm,外芽鳞、嫩枝、叶柄、叶背,佛焰苞状苞片背面来自及雌蕊群密被淡黄色平伏柔毛,老枝上残留有毛。叶椭圆形,长9-18cm,宽4-6cm,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侧脉每边9-15条,网脉致密,干时两面凸起;叶柄长1360百科-3.5cm;托叶痕长7-1.5mm。

花梗长2-3cm,紧贴花被片下具1佛焰苞状苞片,外面具凸起小点;花被片9,肉质,外轮3片夜味诉容放些倒卵形,长3.5-4.5cm,外面基部被黄色短柔毛,中内两轮卵形或狭卵形,内轮基部具爪;雄蕊长8-12mm,花药长6-8mm,稍分离,药隔伸出成1-2mm的尖头,花丝长1-2mm;雌蕊群倒卵状球形,长2.5-3cm,密候脚我校入府到波三也井被黄色平伏毛,仅露出柱头,雌蕊30-80枚,狭固景长,长1-1.2断周cm,腹面纵纹直达花柱顶端。胚珠两列,8-10枚。往帮宣它聚合果倒卵状球形或长圆状卵圆形,长6-10cm,残留有黄色长柔毛;蓇葖狭椭圆体形,顶端具长5-7mm的喙。种子横椭圆形,长6-7mm,高约5mm它不脸基乙,腹面有纵沟和小凹穴,背苦形院让助还打亚企面具不规则的沟棱,基部有短尖。
花期4-5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
毛果木莲生于海拔800-1600m的山谷常绿阔叶林中。常与南酸枣、假吴茱萸叶五加、马蹄荷以及壳斗科植物等混生成林。分布区夏季温暖,冬无严寒,四季不明显,干湿季分德距证义袁厂明。年平均气温16.4-22. 6℃,≥10℃积温5105-8240℃,最冷月平均气温9-12.5℃;年降水量1650-2960mm,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5%以上,雾期长。土壤为由砂岩和砂页岩发育而成的山地黄壤或黄棕壤,呈酸性反应,pH值4.8-5.7。地被物和枯枝落叶腐殖层深厚达10-20cm。

分布范围
毛果木莲仅分布于云南省屏边县来自大围山,及河口、金平等县。模式标本采自金屏。
繁殖方法
播种
①种子采集。木莲可360百科在11月聚合果成熟后采收,摊开放于水泥地面,待果壳开裂后,用士夜获木棍轻轻敲打,种子脱出后用40℃左右的温水浸泡2女民映例当必甲口诉4小时,12小时换1次水,待种皮逐渐松软后,用河沙或黄沙混合揉搓,菜买较局层坚构去掉红色的假种皮。花损帮按状旧哪用清水反复漂洗干净,在阴凉处晾干。

②低温层积沙藏处理。木莲种子休眠期长,一般采用低温沙藏后春播。在室内地面上铺1层厚10厘米左右的湿沙,将木莲种子与湿黄沙按再千息1:`3的比例进行层积沙藏,交替混合堆放,高度在60厘米以内。湿沙湿度以手握成团、松开即散为宜。堆好后,华列伯加食七上层再覆盖厚10厘米的湿沙,在湿沙上插几根带孔的竹简、秸秆,以利通气,或将种子和湿黄沙混合装入带孔的木箱、竹框内,置于通风的室内,层积期间要定期鱼让沙规程编供导尽战翻动,以防过湿种子霉烂点质业移怕记。
木莲播种分为秋播或春播。秋播为随采随播。春播是在第二年3月当有10%左右的种子开始“露白”时,将层积沙藏的木莲种子用筛子筛出,进一步精挑细选,去除霉种和乙怕曲在真女待杂质,每亩25千克(每千克2400粒左右)条播。按25转类厘米的条距划线开条播套款关种沟,沟深2厘米,将木莲种子均匀播于条播沟内,用备皇念氢谓燃外青黑段细土覆盖1.5厘米。用喷壶浇透水,再用锯末,秸秆、松针等覆盖保墒透气。要保持圃地有一定的湿度。木莲种子发芽期长,且不整其注财弦就仍缺采齐,应搭50%遮阳网,每隔15天用稀释1宜顺年树陈由那案入附000倍液多菌灵喷雾,待幼苗出齐后,转入苗期管理食。
嫁接
木莲嫁接繁殖一般在春季进行,以白玉兰或紫玉兰作砧木,采用枝接中的切接方式进行。选择木莲生长健壮、侧芽饱满的枝段作接穗,保留1-3个芽。接穗长6-8厘米,用嫁接刀将接穗下干代住丝修致端一侧削成长2-3厘米、稍带木质部、平直光滑的削面,并在其下端相对另一侧也削罗企上势华部争成45°斜面。将白玉兰或适销装五类紫玉兰距地面5厘米处剪断,截面须平滑,不损伤树皮。选择砧木皮较厚、光滑无节、木材纹理顺直的一侧,用切接刀在砧木一侧(略带木质部)垂直下切,深约3厘米,最好略长于接穗的削面。然后将木莲的长削面面对砧木的大削面插入砧木的切口,使木莲削面两侧或一侧的形成层(视砧木粗细而定,若木莲接穗较细,则应使一侧紧接)精密结合对准。
栽培技术
整地
林地清理及整地11月底前完成。林地在秋末冬初进行全面清理,而后炼山。炼山先在伏天将造林地的灌木杂草由下而上砍倒晒干,四周开好防火线。而在杂草灌木矮小的地方,可不必劈山,只开防火线,直接炼山。炼山要在当地政府批准下,选择无风阴天或早上,从上而下,从外而内点火烧山。炼山后残存的枝干、草头树蔸等要集中归堆烧尽。整地方式多用穴垦整地,规格40厘米×40厘米×30厘米或50厘米×50厘米×40厘米。每穴施碎饼肥或农家肥更好。

栽植
采用一年生苗高约40-50厘米,年前12-1月或年后2月下旬至3月木莲芽尚未萌动前进行栽植。栽植时可适当摘叶并行卷干措施。
纯林可采用2米×2.5米株行距,每667平方米栽200株。栽植方法采用穴植。穴深大于苗木主根长度,穴宽大于苗木根幅。栽植时把苗木放入植穴,更好根系,使其均匀舒展,不窝根,更不能上翘、外露,同时保持深度。然后分层覆土,把肥沃湿润土壤填于根际,并分次踏实,使根系与土壤密接,造林后及时淋水定蔸,保持根系湿润。苗木最好当天起苗当天栽,当天栽不完的苗木要细致假植,避免苗木风吹日晒,影响成活率。最好与速生落叶阔叶树种混交。比例为3行木莲3行(或5行)其他树种。
整形
木莲多萌生枝,影响主干生长,以培育用材林为目的,在栽植的头几年要进行抹芽,之后根据生长情况适当修枝,顶梢边次梢应及时除去,促进主干高生长。抹芽在离地面树高的2/3以下的嫩芽抹掉,减少养分消耗。修枝主要是将树冠下部受光较少的枝条除掉。但修枝要保持树冠相当于树高的2/3。修枝季节宜在冬末春初。
管理
适时施肥:施肥时期3个时期为主。即造林时及幼林期、全面郁闭以后和主伐前数年。栽植时及幼林期施肥,可以使苗木生长良好,提前郁闭,防止土壤侵蚀,提高林分的抗抑性,以及促使微生物活动旺盛。郁闭后施肥,有利于抚育后树势的恢复,增加叶量,促进生长,增加蓄积量,加速有机质的分解。主伐前数年施肥,可进一步增加木材蓄积量,提高干材质量,并有助于腐质的分解,为下一代人工林更新创造条件。
中耕除草:幼林期每年于夏、冬季各中耕除草1次,冬季适当培土,连续了3-4年。如能间种作物,以耕代抚,或促进林木生长。
水分管理:在过于干旱炎热时需要抗旱,多雨季节需要排涝。
病虫防治
木莲常见有炭疽病和叶斑病危害,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虫害有刺蛾、大衰蛾危害,可用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喷杀。
主要价值
毛果木莲树干挺拔通直,树皮光滑,木材结构细致,耐腐、抗虫,花色艳,是优良的用材和园林绿化树种。 毛果木莲是木兰型(Magnolia-type)植物中较原始的种类,又是云南特有的稀有树种,对研究古植物区系及木兰科分类系统和演化有一定的科研学术价值。
保护级别
等级划定
国务院于1999年8月4日批准的《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确定毛果木莲保护级别为Ⅱ级。

根据《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紧急行动计划(2010-2015年)》,毛果木莲已被列入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紧急行动计划。
种群现状
2008-2010年的研究表明,毛果木莲主要分布区大围山地区的种群数目已经极为稀少,种质资源正在逐渐消失,已无天然纯林存在,在人为活动频繁、环境极度恶化的地区更为严重。毛果木莲在大围山地区呈现以下特征:
一、单株散生。常见于人工林(原来是天然林,被砍伐后发展为人工林)、草果地或天然次生林中,是毁林开荒、种植草果、过度砍伐利用及环境恶化的结果。这种类型此次调查发现9株(都是大树),其中有4株分布于大围山南面坡后山草果地中,有3株分布于村旁人工杉木林地中,有2株分布于天然次生林中。分布于草果地中的毛果木莲,由于林下种植草果,下层木多被砍伐,自然更新较为因难,有3株虽能大量结实,但在树下未发现幼苗和幼树;分布于人工杉木林地中的3株毛果木莲已成孤立木,自然更新已不可能;分布于天然次生林中的2株虽能大量结实,但在树下未发现幼苗和幼树。单株散生的毛果木莲是最脆弱的居群,其生物多样性最易被人为破坏,也最易因濒危的生境扩大及其它植物更替等而流失。
二、散生林或疏林。在大围山西南坡后山和南面坡海拔800-1200m的山地缓坡上分布有2小片散生林或疏林。此次调查发现77株,在这些林分中有高达32m,胸径达80cm的大树,中等大小树木也占有一定的比例,疏林下的小树和幼苗也有。此类型的毛果木莲是保护较好的林分,能在较短时期内实现林分的自然恢复。
濒危原因
毛果木莲种群受威胁严重的内在因素是对生境的苛求,分布区域狭窄或呈间断分布。外因主要是过度采伐、生境破坏以及林下草果种植,下层木多被砍伐,影响更新。大围山地区居民一直把它作为房屋建筑、室内家具和棺木的上等用材树种进行不同程度的利用。调查发现,许多人为活动频繁、交通方便的地方已没有大树存在。由于树木越来越少,房屋建筑和家具已改用其它木材,但毛果木莲仍然是当地上等用材树种,因此偷盗砍伐的现象时有发生,种群及其自然生境还在劣化。大围山地区周边村寨居民还没有对毛果木莲进行保护的意识以及植树造林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的行动。
保护措施
一、加强对原生地的保护。加强对原生地的管护,并将位于保护区外的原生地建立就地保护点,加强管理和巡护,制止乱砍滥伐。同时,结合国家正在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项目,采取必要的措施,重建或恢复毛果木莲适宜的生境,创造毛果木莲的适宜生境,努力保存现有的每一个居群或个体,以保护好现有毛果木莲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二、完善政策法规,依法进行拯救保护。政策完善和机制创新是增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的成效内在动力。毛果木莲的保护应结合林权制度改革,针对毛果木莲原生地权属既有国有,也有集体和个人所有的情况,从理论上积极探索土地置换、租赁、合作补偿及资本化运作等新机制,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和完善。
三、开展科学研究。采种育苗,建立人工繁殖基地,开展近地或迁地保护;开展其生物、生态学及遗传学研究,研究其濒危的内在因素,在此基础上开展回归自然的试验示范、科学管护和动态监测等工作。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