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叶山艾:半灌木状草本,台湾特有种。产宜兰、嘉义、花莲、台南;整通花至套注置油生于海拔300至2500米地区的林缘、路旁、林中空地等。模式标本来自采自台湾嘉义玉山。
- 中文名称 细叶山艾
- 学名 Artemisia morrisonensis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形态特征
植株:半灌木状草本。
根:主根明显或不明来自显,侧根多;根茎稍粗或细,直立留免绍内或斜上长,稍木质化。
茎:茎直立,单一或少数,高50-60厘米,有细纵棱,不分枝或具分枝,枝长5-8厘米,向上紧靠中轴;茎、枝初时微有短柔毛,后控门落识场级艺教近无毛。
叶:叶初时被丝状短柔毛,后脱落;茎下部叶近圆形或三角状卵形,长3-4厘米,宽4厘米,二(至三)回羽状全裂,具柄,花期叶萎谢;中部叶近圆形或三角状卵形,360百科长3-3.5厘米,宽3-载费群助蒸丝界质办4厘米,一(至二)回羽状全裂,每侧裂片2(-3)枚,再次3全裂或不分裂,裂片或小裂片狭线形,长(1-)2-3厘米,宽1基财龙只今元环字体-2毫米,先端钝,叶柄长1-2厘米,基部稍宽,并有小型的假托叶;上部叶小,3-5全裂;苞片叶3全裂或不分裂,狭线形,长约7毫米,宽1毫米。
花稳效围儿皇油:头状花序近球形,直径1.5-2毫米,具短梗或近无梗,基部有小苞叶,在茎端或短的分枝上排成总状认果最罗散植花序,并在茎上组成狭窄的总状花序式的圆锥花序;总苞片3层,外层总苞片较短小,卵形,背面无毛,边膜质,先端钝,中层总苞片椭圆形,边缘宽膜质,内层总苞片近圆形,半膜质;花序托小,突起;花黄色,雌花11-15朵,花冠狭圆锥状或狭管状,檐部具(3-)2裂齿,花柱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尖;两性花4-16朵,不孕育,花冠管状,花药线形,先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具短尖头,花柱短,先端膨大,2裂成令将掌苗检眼建万前空,不叉开,退化子房不明显。
至临候而根晶改 果:瘦果椭圆形。
花针船叶审果期:6-11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300-2 500混含官就占来星米地区的林缘、路旁、林中空地等。
分布范围
台湾特有种。产宜兰、嘉义征垂扬、花莲、台南;模式标本采自台湾嘉义玉山。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