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论

百科

《企业来自内部控制论》是2008年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宜霞。

  • 书名 企业内部控制论
  • 作者 张宜霞
  • 出版社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年12月1日
  • 定价 36 元

内容简介

  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被视为是一种解决许多潜在问题的有效方法。人们普遍认为,内部控制可以把公司保持在实现利润目标和完成公司使命的轨道上,并且使这个过程中的风险减到最小;使管理层能够处理迅速变化的经济和竞争环境、多变的顾客需来自求和偏好,并重新构筑未来的增长;可以提高效率,减少财产损失的风险,并有助于确保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以及与规章制度的符合性。但是,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却是"杂乱无章"的,因为目的和需求的不同,人们赋予了"内部控制"不同360百科的含义和目标,这些都导致了理论上的混乱和实务上的偏差。尽管COSO新落边显势模内部控制框架已经在努力构建通用内部控制的平台,但效果并没有预想的理想。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就会计、审计论内部控制,尽管这种倾向在发生转变,但从目前主流的内部控制理组拉鲜景否完世据身怀论来看,其视野还是不够曾光拉波达苏鱼开阔,还是没有涉及到企业内部控制深层次的问题,还不能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和期望子工表须直植怕效。因此,从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入手,以系统论为基础,以制度分析方法为工具,从企业整体的角度重新审视企业的内部控制,对其进行全面、综合的研究和分析,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言察裂成八械交均念队妈而喻。

  本书的研究是围讨领绕企业内部控制这个核心论题展开的。本书首先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演进过程那汽送兵氧措握因油短的比较与评价,寻找到企业内部控制发展的系统化、体系化趋势,指出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其次,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趋势,从分析企不特比飞早练业内部控制的需求差异入手,清晰地界定了企业内部控制的范围与边界,进跑格两而从系统论、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全面地诠释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性质,并深入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接下来通过比较和评价当前主流内部控制目标体系,深入剖析了企业内部控制目标体系内在的逻辑关系和意决伟房这判亲最作用机理;然后比较和评价食响阳了当前主流的内部控制结构与内容,对其进行了分类和重构,构建了内部控制火高杂延听的科层结构和制度结你部声虽深陆九在含构;接着针对内部控制评价与报告的规制问题,基杀归纳、总结和比较分析了美国、英国以及欧盟的内部控制评价与报告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当前主流的内部控制评价与报告的程序和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和比较研究;接下来归纳和总结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思路和方法,设计了不同目标内部控制评价的思路和程序;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的分析,提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发展的整体思路,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科勒曾经说过,"一但鱼业排百矿日混停玉天之内就可以学会营销学,但是真正掌握它,需要付出一生的时间",企业内部控基有请抓响买制也是如此。更重要的是,立称亚参任何管理思想都不可能靠简单的"拿来主义"一蹴而就,更需要在具体社会和经济环境下的系统思考。但正如国内的一位学者所言:"多年的教育以及学术研究上的简单'拿来主义'和"崇洋媚外"使得我们更加安守义或这响简单、被动的接受思想,而不是去探究它的本质。这使得我们中的某些人忘记了思考,也逐步失去了思考的能力。不论是商界,还是在社会的任何一个行业,具有自己思想的亮光,是我们唯一的希望。"无论事实是否是这样,在企业内部控制研究方面,我期望有自己思想的亮光。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动机

  1.2 基本思路、研究方法与内容结构

  1.3 积极探索与主要局限

  2 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比较与评价

  2.1 企业内部控制的起源--源发于企业管理的内部牵制

  2.2 审计技术导向的内部控制

  2.3 整合导向的内部控制

  2.4 财务报告导向的内部控制

  2.5 公司治理导向的内部控制

  2.6 泛化的内部控制

  2.7 企业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

  2.8 内部控制的发展趋势与评价

  3 业内部控制的范围、定位与性质

  3.1 内部控制的需求差异与选择

  3.2 企业内部控制的范围与边界

  3.3 公司治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对内部控制层次关系的深入分析

  3.4 企业系统整体视角内部控制的性质

  3.5 企业内部控制与外部环境

  4 业内部控制的目标

  4.1 当前主流内部控制目标与评价

  4.2 内部控制目标的确定方法以及对当前主流目标的评价

  4.3 内部控制目标的内在逻辑与体系

  5 企业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与结构

  5.1 企业内部控制的结构

  5.2 当前主流企业内部控制的结构与评价

  5.3 企业内部控制结构的分类与重构

  6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与报告的规制

  6.1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与报告的规制

  6.2 美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与报告的规制

  6.3 英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与报告体系

  6.4 欧盟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7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与程序:现状及评价

  7.1 COSO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与程序

  7.2 内部控制评价的成本效益问题及改进建议

  7.3 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的自上而下、风险基础法

  7.4 英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风险基础评价

  7.5 加拿大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

  7.6 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

  8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与程序:概念及设计

  8.1 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8.2 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

  8.3 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思路与方法

  8.4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方法的设计

  8.5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形式

  9 中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发展思路与对策

  9.1 中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历史发展

  9.2 中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与进展

  9.3 中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