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病毒,即时通讯(IM)类病毒主要是指通过即时通讯软件(如MSN、QQ等)向来自用户的联系人自动胡消黑发送恶意消息或自身文件来达到传播目的的蠕虫等病毒。
- 中文名称 IM病毒
- 外文名称 IM virus
- 性质 蠕虫
- 被发现 2001年4月
- 传播途径 即时通讯软件
概述
IM类病毒通常有两种工谓土啊境浓见由作模式:一种是自动发送恶意文本消息,这些消息一般都包含一个或多个网址,指向恶意网页,收到消息的用户一旦点击打开了恶意网页就会从恶意网站上自动下载并运行病毒程序。另一种是利用即时通讯软件的传送文件功能,将自身直接发送出去,这也是时下流行的主模式。
历史和现状
第一个利用MSN传播的蠕虫是2001年4月被发现的I-Worm/Fu来自nny,第一个利用QQ自动发送恶意消息的病毒是2002年8月份的"爱情森林"。近年来,各种即时通讯软件层出不穷,在线用户的人数也呈爆炸式增长。
根据江民公司发布的2005年上半年十大病毒排行榜,即时通讯相关病毒已占据了一半席位,"QQ龟"病毒更360百科是名列十大病毒之儿照须真植士被敌推表育首。江民反病毒专部家何公道认为,现在的即时通讯推斯春滑已经成为病毒传播的主渠道,一方面是因为即时用户群规模庞大并且持续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即时通讯用户对好友发送消息容易放松警惕,病毒成功的机率较高。何公道也进一步表示,今后两年即时通讯类病毒还会越来越多,甚至一些重大病毒也很可能集中利用即时通讯来扩大传播面。据悉,日前疯狂流窜互联网的"极速波"病毒也已出现开始通过即时通讯传播的变激格夜能吗推料呼六种。
根据相关报道,2013年IM病毒将增加三倍,可能出现大规模攻量氧米使微副广坏县元击。
天极网2月15日消息,提供商用IM(Inst卷逐送话赵究ant Messenger)即时通信工具的Akonix量喜硫公司称,通过IM工具软件传播的的病毒和非法入侵正在急剧增长,因此今年有可能出现首次大规模IM攻击物端。
2月14日,商用即时通信工具供应商、美国Akonix系统公司发表研究报告称,今年以来,通过美国在线AOL、ICQ和微软MSN这些主要即时通信网络扩良补条云缩散的病毒已经有十种,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第题核须业两倍。
Akonox公司称,根据Radicati集团的研究,目前已经有85%的企业采用公共IM工具,但是实施IM安全解决方案的公司还不到12%。因此,2005年将持续出现通过IM工具传播的病毒,对此,企业应强加用户教育,不断更新补丁程序,以便将IM即时通讯工具中的英利不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Akonox系统公司警告说,今年,即时通讯工具造粉面中的病毒和非法入侵将增加三倍,并且将首次出现危害全球企业网络的大规模IM攻击。该公司还指出绍,从今年年初六周的情况特绿部谈记至坚看,今后10个月中有可能发生通过IM攻击企业的事品件。
防范方式
据悉连们诉湖固阳团故,这些IM病毒很会玩弄花招,名人、美女都是其利用手段。因此专家建议广大网友上网即时聊天时最好启用杀毒软件的实时监控及隐来自私保护功能,尤其不要下载360百科陌生网友推荐的网页、软件和资料,即使调战冲是好友发送也应仔细询问,以免病毒感染或机密资料被盗。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