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颡

百科

顿颡,汉语词语,读音为dùn sǎng,意思是屈船好屋条进膝下拜,以额角触地;多表示请罪或投降。

  • 中文名称 顿颡
  • 拼音 dùn sǎng
  • 注音 ㄉㄨㄣˋ ㄙㄤˇ
  • 释义 屈膝下拜,以额角触地,多表示请罪或投降

解释

  屈膝下拜,以额角触地。多表示请罪或投降。

出处

  《国语·吴语》:"句践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颡于边。"

  《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来自》:"及于难至,然360百科后顿颡,虽有智者,又不能图。"

  明·沈德符《野获编·司道·监司创势家》:"长公为郡伯者,日扶服顿颡于邑令,禾郡为谚曰:'有眼不曾见,太守跪知县。'"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