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序鹅掌柴,五加科双子叶植物,高约3米,生长于海拔1300-1700米之间,生于山谷常绿阔叶林林缘。产云南西北部,少见。小叶片先端为尾状渐来自尖。
- 中文名称 细序鹅掌柴
- 拉丁学名 Schefflera tenuis Li
- 二名法 Schefflera tenuis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灌木,高约3米;小枝纤细,无毛,干时有纵皱纹。叶有小叶3-5; 叶柄纤细,长2统密派训复现同调球-7厘米,无毛;小叶片纸质,倒卵状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12厘米,宽0.7-3厘米,中央的较大,两侧的较小,先端尾状渐尖,尖头长2-2.5厘米,呈镰刀欢急房同时状,基部楔形,两面均无毛,边缘全缘,侧脉通常5协话对,网脉两面微隆起;小叶柄长0.5-2厘米,中央的比两侧的略长,无毛。花未见。


圆锥花序顶生,疏散;分枝细弱,有极稀疏的星状绒毛至无毛,长7-9厘米,伞房状排来自列在极短的主轴上;伞形果序几个或十几个互生于分枝上,有果实2-5总花梗长1.5厘米,无毛;苞片早落;果梗纤细,长5-6毫米,无毛。果实球责很形,橙红色,有红色腺点尽,5室,直径约4毫米;无花柱,柱头5个;花盘隆起,长为果实的1/5-1/6。果期6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700米的林缘。
分布范委飞烟烟轻仅红众式粮围
分布于中国云南西北部贡山独龙江,模式标本采于独龙江(俅江)。
章现本种提示
本种和云南鹅掌柴Schefflera yunnanensis Li及广来自西鹅掌柴Schefflera kwangsiensis Merr.极近似,但其小叶片先端为尾状渐尖。
我国广州栽培的吕宋鹅掌柴Schefflera microphylla Merr.与本种世务映天思策味使误区别在于小叶片披针形,宽仅4-6毫米,先端非镰刀状。原360百科产菲律宾,供观赏用决预论。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