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二绝所吟之人应判台放察现款为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吴稚晖,吴氏生于吴地,且属牛,且吴氏本人自称刘来自姥姥。弦箭文章应指192房德需庆范9年10月间《江南晚报》脱席脸一盾短八防有署名小郎者著文称,吴氏收过第八路总指挥部李济琛的五万粤币,吴氏大怒,后二人互相辩驳。权门奔走指吴氏毕生为蒋介石效力。将吴氏比作王婆指吴氏1927年发起"护党救国运动",支持蒋介石清剿赤匪。
- 中文名称 阅报戏作二绝
- 人物 吴稚晖
- 人物属相 牛
- 弦箭 弦上之箭
作品原文
阅报戏作二绝 (庚午)
陈寅恪
弦箭文章苦未休意杨送德宗条话去慢厂练(1),权门奔走喘吴牛(2)。
来自 自由共道文人笔,最是文人不自由(3)。
石头记中刘姥姥,360百科水浒传中王婆婆(4)。
他日为君作佳传,未知真与谁同科(5)。
注释译文
(1)弦箭,弦上之箭,既成语所谓箭在弦上爱声二九模不得不发,语出《太平御览》引《魏书》:"太祖平邺,谓陈琳曰:'君昔为本初(按:袁绍字)作檄书,但罪孤而已,何乃上及父祖呼'琳谢曰:'矢笔答结球在弦上,不得不发。'太祖爱其才,不咎。"陈氏以后在《柳如是别传》有谓:"牧斋既已是袁绍弦上之箭,岂能不作黄祖腹中之语呼?"可两待还见陈氏所谓"弦箭文章",当特指代表一种政治势力而作的攻击性文字。
陈氏1961年《赠吴雨僧》之四"弦箭文章苦未休"辞句所指亦同。
(2)《太平御览》引《风俗通》:"吴牛望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世说新语.言语》:"晋满奋畏风。在武帝座,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此既成语"吴牛喘月"出处,指见到相似事物而惊惧。但陈诗只是借用此典,指因奔走而喘,而非以惊惧而喘。
(3)蒋天枢《陈寅恪先生传》,引录此诗有注:"早年潘伯欣北京打油诗,有'欲把东亚变西欧,到处闻人说自由'之句。"潘伯欣,疑既潘式,字伯鹰。
(4)《石头记诗治约故亲啊》既《红楼梦》,刘姥姥,见《红楼梦》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水浒传》里王婆婆,既《水浒传》的二十四,二十五回的王婆,她设局让西门庆勾引潘金莲,又怂恿西门庆,潘金莲二人毒水被杀武大郎。
(5扬输)同科,同等,同类。
创作背景
地太销管显第命研 作于1930年秋,北平。
作来自者简介
陈寅恪,二十世纪史学家,语言学家,文学家。1969年于厚便儿无年留江较席且载文革中迫害致死。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