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南石梓(拉丁学名:Gmelina lecomtei P. Dop)为马鞭草科、石梓属植物。
乔木,高达15米;幼枝方形略扁,具棱,密被里汽兵已黄色微柔毛,老后呈圆柱形,近无毛,疏生圆形皮孔;芽被黄色绒毛。
来自产云南东南部(河口、屏边)。生于海拔160-800米的湿润疏林360百科中及草地。越南、老挝也有分布。
- 中文名 越南石梓
- 学名 Gmelina lecomtei P. Dop
- 族 牡荆族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15米虽互京能犯燃朝发;幼枝方形略扁,具棱,密被黄色微柔毛,老后呈圆柱形,近无毛,疏生圆形皮孔;芽被黄色绒毛。



叶片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9-20厘米,宽6-12厘米,全缘,顶端渐尖或短急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表面除叶脉外均波伟问无毛,干后深褐色,细网来自脉凹凸呈蜂窝状,基部有一簇黑色盘状腺点,背面灰绿色,被黄褐色微柔毛,有灰不现加刻七界沙陆说白色腺点,侧脉3-4对,在背360百科面显著隆起;叶柄圆柱形,具黄色微柔毛,有沟槽效沉院振甲而行袁底,长6-7厘米。
聚伞花序有数花,组解宽临宣采委即成顶生圆锥花序;苞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7毫米,密被微柔毛及黑色盘状腺体,早落;花萼钟状,长约1厘米,外面疏生长柔毛及灰白色腺点,稀具黑色盘状腺体,顶端平截或有不明显5齿牙;花冠黄色,漏斗状,长约3厘米,喉部扩大,顶端选沉市出专么态5裂,裂片钝圆,近相等;雄蕊4写总层止过担罗振,略伸出花冠外,花丝扁平;子房卵圆形、有毛;花柱疏生腺点,柱头2裂。
果大,肉质,传满研所呢鸡素钱长倒卵圆形,长2.5-4厘米,顶端压扁,内果皮木质。花期6-7月,果期7-9月三向针证特考香汉滑体诉。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60-800米的湿润疏林中及草地。
分布范围
产云来自南东南部(河口、屏边具认换独河)。越南、老挝也有分布。
繁殖方法
种子催芽:经浸沤和浸晒处理的,播种划简议死后7天发芽,发芽率为360百科84%和81%,不处理的,播种后17天发芽,发芽率72%.在室内用温箱38-40℃湿沙覆盖的经4天发芽,发芽率53%,从而纠正了过去误认为室内不发芽是缺光之故。
播种季节与气候有关。海南省全年均可播种,胡绿做朝并南亚热带地区应避开低温时期粒殖快正者减车者多月,因低温种于发芽困难,幼苗易受寒害,播种适期为5-9月。海南增消省在8-9月造林了社介统纪存所持你赵,培育切干苗宜在2-3月播种,容器苗宜在5-6月播种。南亚热带在春白断你华雨期间造林,培育切干苗宜在6-7月播种,客器苗宜在9月播种。育苗宜选沙质壤土,撒播芽苗移植。经催芽的种子均匀平铺在苗床上,用木板将种子合其压入土中,然后覆一层薄火烧土,忌盖草。
第一对真叶展开时,按株行距25cmx30cm移植。根据大、中、小子叶芽苗移植试验,分别分床的苗木生长至两个月后差异甚小,三种芽苗移植均可达到。
栽培技术
造林地选择:在褐色砖红壤选择飞机草、次生错包重质林、刺灌丛、低佳草地四个类型,大青山赤红壤一杉木林类型选坡上和坡下两种立地进行造林。
整地施交片至难入宪从汽不宜兰肥:采用两种规格的穴状整地:60cmx60cmx50cm,40cmX40cmX40cm。增加磷酸钙o.25kg/穴。
造林密度:石梓抗风性能差,株行距以2mx3m为基础,3mx3m、3mx4m。
造林方法:选1.5年生低当大行层星执切千苗、1年生裸根全苗、4个月容器苗,同坡面造林。
主要价值
木材一般外观为草黄色到奶油白色。心材有淡淡的气味,粉红色;边材颜色比心材深,呈浅灰色,外观略有义罗衣划巴差异。弦切板具华丽的光泽。刚锯下来的生材含水率高。天然干燥缓单慢,并会出现诸如翘曲、开裂、变色或蛀成小孔的缺点。印度、马来西亚、冈比亚和尼日利亚的资料表明,在这些国家中,无论生长条件多么不同,所产的石梓其木材的容重平均每立方呎为30—31磅,接近欧洲赤松(Pinus sylvestr七蒸料运巴观广is)的容重,可列入作多种用途的正确重量等级的既茶照汽木材。石梓不像松类,速生不会改变木材的容重,可使其迅速成为产量大的材质稳定的工业用材。石梓的制浆特性优良,心材的耐腐度中等,但难以用防腐剂浸注。
石梓花材性优良,纹理直,干缩小,硬度大,强度、重量适中,耐腐,原木易旋切,切齐面光洁,具绢光花纹;材色淡易漂白,制浆性优,造纸光洁度高。可供造船、建筑和制些教分作家具、镶贴板面等多种石拉原用途。树形美,花多色艳,为四旁植树和庭园绿化的优良树种。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