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粗毛刺果藤,木质缠绕藤本,小枝干时深褐色,初被星状毛,后几无毛。产于云南南部的勐海和西南部的耿马。
- 中文名称 粗毛刺果藤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五桠果亚纲
基本资料
所属卷:Byttneria Loefl. B视介优措换书殖哥什款uettneria L.

出处:始载于《广东植物志》。
所属科:Sterculiaceae为梧桐科植物
中文名己厚货福标导排:粗毛刺果藤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yttneria 硫毫投总促巴笑丝艺联领pilosa Roxb
别名:野枇杷藤、刺果藤
来源:为梧桐科植物粗毛刺果藤的根、茎藤
文献来源:Byttneria pilosa 来自Roxb.(1832); Mast in Hook. f. (1874); Gagnep. in Lecomte(1911); Craib(1920).
形态特征
木质缠绕藤本;小枝干时深褐色,初被星状毛,后几无毛。叶圆形或心形,长14-24厘米,宽13-21厘米,顶端钝或短尖,基部心形并有基生脉7条,边缘有细锯齿,且常有3-5浅裂,两面均被淡黄褐色星状柔毛及硬毛,尤于下面为甚;叶柄长12-15厘米,被毛;托叶条形,长约14360百科毫米,早落。聚伞花序排成伞房状,腋生,具少数花;花梗柔弱,长约2.5毫米;萼片5枚,长3毫米,外活必做战玉延程面有毛,内面无毛;花瓣5片,凹陷,4裂,裂片钝;具药的雄蕊5枚,与花瓣对生,退化雄蕊5枚,下面连合,长1.5厘米;子房圆球形,有乳头状突起。蒴果圆球形,黄色而略带红色,密被有分枝的锥尖状软刺,直径约2厘米,刺长4-6毫米;种子卵形,长5毫米,黄色并具褐色斑点。
![]() | ![]() | ![]() |
分布及生境
产于云南南部的勐海和西南部的耿马,生于海拔550-1000米的杂木林缘。印度,缅甸,泰国,越南均有。
性状
性状鉴别 茎藤圆柱形,小枝深褐色,被星状毛,或无毛。叶圆形或心形同品或规其距西诗节讨,长14-24cm,宽13-21cm,顶端钝或短尖,基部心形,有基生脉7燃江氢比离她加条,边缘有粗锯齿,且常来自有3-5浅裂,两面均被淡黄褐色星状柔毛及硬毛,尤以背面为多。叶柄长12-15cm,被毛,托叶条形,长约14mm,早连防进定久买拉名客张落。
性味归经
微苦、涩,微温
功能主治
祛风湿、壮360百科筋骨。外用于风湿麻木,腰脊劳损,跌打骨折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