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TA-152战斗机

百科

Ta-耐析三眼责沿胜152战斗机是福克·香才棉指察沃尔夫设计局首席设计师--库尔特·坦克博士(Dipl.-Ing. Kurt Tank),做为Fw-190战斗机系列的终极型号,为来自竞争帝国航空部的"极高空战斗机"(the Extremer Höhenjäger)。尽管姗姗来迟,Ta-152卓越的性能却并没有因此而埋没。在第三帝国最360百科后的日子里,有一只唯一装备了这种超级猛禽的部队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面对盟军绝对的空中优势,取得了不凡的战绩,成为日薄西山的第三帝之转国黄昏中最后一抹亮色。

  • 中文名称 德国TA-152战斗机
  • 研制国家 德国
  • 类型 战斗机
  • 翼展 14.50M
  • 机长 10.80M

前言

液宁卫继医读县  "Ta152的操控性能使得之前所有的德国战斗机黯然来自失色。尽管我没有飞过Me262,但我敢说到目前360百科为止在与盟

  军现役的战斗海移财服直岩货城简机的缠斗中,Ta152是最优秀事海护讨必效够信兵板的! 2,500马力的Jumo213E发动机使Ta152的极速达到750公里/时,弦宽60厘米的三叶螺旋桨意味着滑跑距离仅有400米即可升空;延长的翼展给她带来了极小的转弯半径和令人惊讶的爬升性能听氧护胡护垂钱举确守:每秒15米;而升限达到了14,000米!

  在我看来没有一种现役战斗机能和她媲美......"

  --位德国飞行员谈对Ta152的印象

设计价法服观因极收好跟氧初始

  在1940年底前,福克·沃尔夫设计局在首席设计师库尔特·坦克博士(Dipl.-Ing. Kurt·Tank),即Fw-19度友民占制制找办0的总设计师领导下给控说控开始对Fw-190型战斗机系列进行研究改进,以期提高其高空性能。

  最后确定化神队伯军了三个该型方案,分别定名为:Fw-190B、Fw-190C和Fw-190D。

  Fw-190B基于F否棉仍活罪反手w-190A型,但是装备一迫伯结脚律台BMW-801型发动机,并可由一台气动涡轮增压机注入氮氧混合剂(GM1)。除此之外增加了机翼的面积并安置了耐压座舱。

  Fw-190C和Fw-190B大致相同,但改装戴姆勒·奔驰公司(做级皇看生全行至岁掌发Daimler·Be病杂样煤动盾从语nz)的DB-603型补底液冷发动机,并可使用机械驱动增压机或涡轮增压机注射氮氧混合剂,以瞬时提做工宜高其高空性能。

  Fw-190D的发动机为容克公司(Junkers)的Jumo-213型。

  Fw-190B婷清广济气粒和C型由于后来发现有燃争米推留次守度密提硫太多的问题所以没有投入生产仅皮。尽管坦克博士本人认为DB-603型发动机比Jumo-213型具有更优秀的高空性能和发展潜力。但是生产优先权还是交给了Fw-190D,这也是后来大名鼎鼎绰号为"长鼻子"的Fw-190"多拉"型(Dora)在1941年12月德国对美宣战之后,德国空军认为美国将会把他们的注意力放在太平洋,所以并未对B-17型轰炸机群可能对德国本土的高空袭击感到担忧。然而到了1942年秋天,很明显美国陆军航空兵开始计划以英国为基地对德国展开大规模的空袭,德国空军必须马上装备具有更佳高空性能的战斗机来对付美国轰炸机群。与此同时,德国情报部门还得知美军威力更大的B-29型轰炸机的存在。而现有本土昼间防空部队装备的战斗机(主要是Fw-190型)已经不能有效的拦截在高空飞行的美国轰炸机。

更大的改进

  早在1942年5月德国空军司令部(ReiChluftfahrtministerium) 就会见了福克·沃尔夫公司和梅塞施米特公司(MessersChmitt)的代表讨论研制一种特殊高空战斗北拿草国需解且府如机(Spezial Höhenjäger), 后来又确定了一个分支研究计划--极高空战斗机(the Extremer Höhenjäger), 梅塞施米特公司最先拿出了他们设计方案Me-155B,但是由于其设计发展过程过于缓慢而被取消(另有一种说法梅塞施米特公司的方案是压措众挥一Me-109H),所以该方案又转为布罗姆和福斯公司(Blohm und Voss)的BV-155,与此同时,坦克博士也开始研制开发一种"高性能战斗机"(Höhenjäger),以期能大大提高战斗升限。 德国空军要求新型高空战斗机计划必须符合两个条件束搞说供民含先:第一战斗机的机体必须基于现有已生产的战斗机,以方便大规模制造,第二其高空性研排稳话战础科夜米能必须远远优于现有机型。

  对于第一个要求,坦克博士以Fw-190D型为模本,提出了Fw-190RA-2型和RA-3型设计方案。这两个方案大体相同,只是在翼展和武卷太友保器上有差异:RA-2型的机翼和标准的Fw-切内实原及明190D一样,而R来自A-3型则延长了机翼的外部面板,从而使机翼得到更高的纵横比。引擎为一台Jumo-213E型发动机和一台3速2级增压器以及感应冷却机,这提供了比Jumo-213A型发动360百科机更优秀的高空能力。两个方案都具有一个耐压座舱并且可向发动机注入氮氧混合剂(GM1)和甲醇-水混合顾因就跟上师军剂(MW50)。两者构示其虽黄饭儿的机身也大致相同,概问山终哪都被加长以提高内部容量部办型消。座舱由机尾向机眼兵固冲少大现翼挂载点移动了15厘米以平衡机体重心。垂直尾翼的面积也被加大。两个方案都装备一门机头30毫米口径机炮和一连求开二城苗概对翼根20毫米口径MG151型机炮,而RA-2方案还在机跑蛋走剂坚精身前部下方加装一对20毫米MG151型机炮。

正式命名

  对于第二个要求,设计人员提出了Fw-190RA-4型方案,虽然还是大致基于Fw-190D型,但是R井不无张使故胡使洲煤A-4型体现出一个完全经过重新设计的结构和动力学外观。它装有一台涡轮增压的DB-603型发动机(坦克博士一直就对这个型号很青睐),坦克博士由奏养植尽精果于在此之前已经研制了一系列成功的飞机而赢得了传奇般的声誉,作为对他的荣誉,空军司令部决定将其设计局的方案以坦克博士的名字(Tank)命名:"TA",以替代原来的"FW"(FoCke-Wulf-福克·沃尔夫),而RA-2型和RA-3型被认为和它们之前的设计完全不同,所以在1942年底被命名为TA-152。 道理上RA-2和RA-3应该称为TA-152H型和K型,因为它们排在Fw-190F型和G型后面(I和J不被使用为代号),然而告欢可坦克博士却不想将他的设计列入Fw-190系列,于是他建议将RA-2命名为TA-152B型--"B"代表护航战斗机(Begeleitjäger), 而长翼展的RA-3命名为TA-152H型--"H"代表高空战斗机(Höhenjäger)。

  鉴于坦克博士本人的威望,他的建议很快得到了批准。而RA-4则命名为TA-153型。

  TA-153型(RA-4)的机翼比Fw-190D型更加细长,翼面积更大。其机翼证明比原来TA-152的拟定设计更为优秀。除了空气动力学上的优势之外,TA-153的机翼更容易生产而且可以装载更多的燃油。德国空军因此下令TA-152B型采用这种新机翼,而TA-152H型的机翼则加长了翼端和副翼。

  库尔特·坦克博士仍然热切希望得到允许在TA-152上使用DB-603型引擎,它的高空性能要比Jumo-213E型更加优越。虽然德国空军还是坚持在TA-152上主要使用Jumo-213E,但是同时批准坦克开始研制装备DB-603型发动机的

  型号,这个型号被命名为TA-152C型。 TA-152H的原型设计于1944年夏天完成,部分Fw-190C型的机体被用于这个研制计划。第一架原型TA-152H-V1于同年6月完工,第二架TA-152H-V2则在7月完成。

  V1型被送到汉诺威(Hannover)兰根哈根(Langenhagen)用于测试,其它的在8月送往里克林(ReChlin)进行正式评估,第一批20架TA-152H-0试生产型于1944年10月在考特巴斯完工交付使用--该型没有配备翼内油箱。德国空军为此于11月在里克林基地专门组建了一支TA-152实验飞行(Erprobungskommando Ta 152),指挥官为布努诺·斯脱勒上尉(Hauptmann Bruno Stolle)。

短暂的辉煌

  始建于1943年末的301联队最早装备的是遂行夜间拦截任务(代号野猪作战-WildeSau)的Bf109。但是到了1945年初,组成301联队的四个大队已是几经更迭,从装备到作战任务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战争结束前的短短几个月内,他们和其他单位的命运一样:被派往奥德河一线阻挡来势凶猛的红军,最终不是丢弃装备,解散人员,

  就是逃往西线向盟军投降。但是有一点301联队是与众不同的:他们是德国空军中唯一装备了Ta152的部队。 1945年2月底,3大队(III/JG-301)开始换装作业。原打算接收35架Ta152,但最终只得到了16架。三月初,这16架新机与原有的Fw190A9混合编队,执行过两次作战任务。但是两种飞机的性能和特点实在相差悬殊以致根本无法有效协同,只得放弃了这种做法,而将这16架飞机转交给了联队的司令部本部小队(StabschwarmJG-301)。

  由奥夫海默中校(Oberstleutnant Aufhammer)率领的本部小队通常执行本单位机群上方的掩护巡逻任务以及机群起降时的机场防空。在疲于奔命的东西两线同时作战中,飞行员们得以与苏,英,美国的战机遭遇。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小队一般仅能以6架飞机出动作战,但直到8个星期后战争结束,仅有两

  名飞行员阵亡,而他们至少取得了9架战果,其中5架归于约瑟夫·基尔军士长(Oberfeldwebel Josef·Keil),从而使他成为第三帝国历史上仅有的Ta152王牌。 另外三架战果归于威利·莱什克军士长(Oberfeldwebel Willi·Reschke),他在1945年4月24日于柏林上空击落两架雅克-9战斗机。但是他所取得的真正具有深刻意义的那次战果是在此之前10天的4月14日。让我们来听一听他的回忆:

  "1945年4月初,JG301分别驻扎在海格瑙,路德维希勒斯特和纽施塔特-格列维,其中后者包括了II/JG-301和本

  部小队的Ta152。14日下午2大队奉命飞往东线低空炸射柏林东南奥德河一线的苏军地面目标,小队的任务是在Fw190进近目标和遂行炸射的过程中提供高空掩护。但是没有苏联飞机出现,飞行员们未发一弹便返回了基地。飞机一落地就被马上加好燃油,拖入掩体并盖上伪装网。但飞行员们可没闲着,因为有报告说8公里外西南方向的路德维希勒斯特铁路调车场有两架敌机正在进行低空攻击。3架Ta152被命令立即起飞,飞行员是队长奥夫海默中校,萨特勒军士长和我。

  起飞方向与通往调车场的铁路平行,所以我们几乎立即就发现了敌机:两架"风暴式"。处于3号机位置的我忽然发现前面萨特勒的飞机一头向地面栽去,此时与和敌机接触尚有数秒钟,这显然并非敌人击中了他:因为他们才刚刚意识到我们的到来,还没作出任何反应。

  现在,2对2,超低空的混战开始了。我们知道"风暴"是一种很快的飞机,被英国人用来追逐我们的V-1导弹,但现在,在不超过50米的低空,速度不是什么优势。优异的盘旋性能才是一切之本。双方飞行员从一开始就已经意识到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对决,都拼命使出各种飞行和战术技巧以占上风。在这种高度上,谁都不能出现哪怕是最小的错误。自飞这种飞机以来,今天我才意识到它的妙处:

  操纵杆在怀中越带越紧,在急速的盘旋中"风暴"越来越近,我不曾意识到已快接近Ta152的转弯极限,依然继

  续着危险的游戏。"风暴"的飞行员为了摆脱我的追击不得不更加拼命地大坡度盘旋。当他的机翼猛然转向另一侧,我知道他完了。 Ta152射出的第一串炮弹击中了"风暴"的尾翼和后机身,敌机明显地抖动起来。也许是本能,它的飞行员陡然向右急转,却令我有了更好的射击角度。

  现在他无处可逃了。我第二次按下了炮钮。但几发炮弹出膛后我的机炮突然哑火,无论如何都不肯在吼叫起来。我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当时还有谁或者什么东西没被我咒骂过了!但所幸对手已经中弹,不曾发现我的窘况。

  他只是继续绝望地左滚右转,而我不断调整位置,始终在他的视线之内:终于,不可避免的,他失速了:"风暴"的左翼沉了下去,他栽向了我们下面的树林。

  实在巧的是"风暴"的坠毁地点离萨特勒的残骸竟相距不足百米!"风暴"的飞行员,新西兰籍军士长O·J·米切尔和萨特勒第二天以最高礼仪被并排安葬在纽施塔特-格列维的公墓。"

后记

  这篇文字这样结束也许是最恰当不过了:两个名不见经传的飞行员,各自驾驶代表一方在欧洲战场上最先进的活塞式螺旋桨战斗机,象他们许许多多的同胞们一样,(无论是菜鸟还是老鸟),在和平的曙光即将来临之际,悄然离去……

性能数据

  发动机:1*Jumo213E-1 12缸液冷发动机,起飞时1750hp(使用MW50后2050hp)

  最大速度:535KM/h(海平面,使用MW50后563KM/h);748KM/h(9000M高度,使用MW50);760KM/h(12500M高度,使用GM1)

  升限:使用GM1后,14800M

  航程:2000KM

  重量:空重:3923Kg;最大起飞重量:5222Kg

  外形尺寸:翼展:14.50M;机长:10.80M;机高:4.00M

  机载武器:1*30mm机炮,2-4*20mm机炮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