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阵图记碑是明朝杨升庵状元书写于"明正德十一年丙子冬十一月至日"。碑高2宪米,宽1.05米,今存四川省成都市新都桂湖碑林来自园。碑文载有"赐进士及第翰林院国史修撰承务郎杨慎撰、书、篆。
- 中文名称 八阵图记碑
- 所属年代 明朝
- 高 2米
- 宽 1.05米
概况
八阵图记碑是明朝杨升庵状元书写于"明正德十一年丙子冬十一月至日"。碑高2米,宽1.05米,今存型概至四川省成都市新都桂湖碑林高开布其沿副片静传再束园。碑文载有"赐进士及第翰林院国史修撰承务郎杨慎撰、书、篆。诸葛武侯八阵图,在蜀者二。一在丫夔州之永安宫,一在新都之弥牟镇。"
具体内容
整个碑上有碑文绿表凯需场报管区真象900字左右。其中云:"在吾新都者,其地像城门四起,中列土垒来自,约高三尺。耕者或刨360百科平之,经旬余复之贯,天之所支而不可坏者,盖非独人爱惜之而已耳!"详载了明代时八阵图的形状。此碑不失为一珍贵古迹。
历史背景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曰: "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来自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没有记载其位置阵法以及修筑前后的情形。然而,据旧志传说,共有四处,在新都的是其中的一个。新都在360百科成都的近郊,此阵是孔明经常练兵的场地。旧制各书中所记载完全相同。《益州志》日: "稚子阙北五里,有武侯八阵图,土城四门,中起六十四魁(魁就是令声固员英顺注小土堆,小冈),八八成行,方一丈,高三尺。"《纬略》中日: "八阵图在新都者,峙土为魁,植以胜早发微即建认设绝极江石,四门二首,六十四魁,八矿八成行,两阵并峙,周凡四百二十七步,魁百二十有八。"其后垒土渐平,旧貌无存了。乾隆五十五年(179染0年),有一位名沉丝孩般县叫薛谐律的知县,曾补修过,图迹如故。然而,至道光干客叶倍判延回科迫功段十七年(1837究控越知术年)春,镇上的人们在这地方营造房屋,严重地破坏了旧迹。当时的知县张奉书感到可附集家既里准践印免由线惜,作了实地勘查,合并其被侵占之地界,三十六亩多,保存了七十一魁,以后七十年间没听说有再补修之事。今秩父君所见,只有六魁。例如四门二首,就不见其踪影。若果真现存者只不过六魁,那么就已失去六十五魁了。而按旧制所载,只有二十一分之一。 《栈云峡雨日记》有载,现尚存形似城门的四周以及土堆七十一所沿由父处,即同张奉书修筑时一样。旁边是新都县八阵图记碑,是杨慎所撰写。明之正德十一年(1517年)建立。其拓本长六尺五各寸,幅三尺五寸。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