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型业务的宽带接入网

百科

《面向新型业务的宽带接入来自网》是2012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面向新型业务的宽杀是带接入网》可供从收供事宽带接入业务运营、施工建设与系统维护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相360百科关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作为界承级宽带接入的培训教材,还可供高等院校通信工程专业师生参考。

  • 书名 面向新型业务的宽带接入网
  • ISBN 9787121152870
  • 页数 400页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第1版 (2012年1月1日)

内容简介

  《面向新型业务的宽带接入网》着眼于宽带接入网络的组网、运营和对新型业务的支撑,首先全面介绍了各种宽带接入呼写传油约日乎技术,包括xDSL和以太网等传统接入技术,以及光纤接入技术和同轴电缆接入技术等当前广泛应用的新型接入技术,重点分析了新一代光纤接入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然后从综合接入技术及设备、接入网组网及工程实例等方面对宽带接入网的设备影队量煤侵威备道路形态和网络建设实施方案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释,同时还对家庭网络关键技术等用户驻地网知识进行了系统介绍。

目录

  第1章 宽带接入网概述 1

  本章导读 2

  1.1 接入网概述 2

  1.1.1 接入网的概念 2

  1.1.2 接入网在电信网中的位置 2

  1.1.3 接入层网络的现状 3

  1.2 宽带接入网 6

  1.2.1 宽带接入网的概念 6

  1.2.2 宽带接入网的分类 7

  1.2.3 宽带接入网的结构 8

  1.2.4 宽带接入网的接口 9

来自  1.2.5 宽带接入网的功能模块 10

  1.2.6 宽带接入网的分层模型 1米哥农送明愿宜盟沿3

  1.3 宽带接入网的发360百科展 15

  1.3.1 宽带接入欢饭饭官矛网的发展驱动力 15

  1.3.2 宽带接入网的发展要求 19

  小结 23

  第2章 传统宽带接入技术 25

  本章导读 26

  2.1 基于派陆双绞线宽带接入的DSL技术基础 26

  2.1.1 DSL概述 26

  2.1.2 DSL系坚度父位唱据统构成 28

  2.2 ADSL、VDSL和HDSL经然量用阿县三种主流DSL技术 29

  2.2.1 ADSL 29

  2.2.2 VDSL 36

  2.2.3 象黄北斤到抗苏少简倒适HDSL 44

  2.波宪实免督战项航工范3 基于五类线宽带接入的以太网技术基础 46

  2.3.1 以太网技术发展历程 46

  2.3.2 主要标准 48

  2.3.3 执觉再台之基本技术 49

  2.4 以太网接入关键技术 53

  2.4.1 生成树协议 53

  2.4.2 虚拟以太网 57

 宽获 2.4.3 以太网组播 61

  2.4.4 QinQ 64

  2.4.5 以太网甲双树察市啊论价QoS技术 66

  固只会略2.4.6 LAN接入网 69

践让急  小结 71

  第3章 呀让其伤位去集击易成熟光纤接入技术 73

  本章导读 74

  3.1 APON 74

  3.1.1 APON概欢亮滑对述 74

  3.1.2 APON功能参考模型 74

  3.1.3 APON关键技术 76

  3.1.4 APON的应用和发展 80

  3.2 EPON 81

  3.2.1 EPON概述 81

  3.2.2 EPON功能参考模型 81

  3.2.3 EPON关键技术 82

  3.3.4 EPON的应用 94

  3.3 GPON 97

  3.3.1 GPON概述 97

  3.3.2 GPON功能参考模型 98

  3.3.3 GP居伤军京苦求候植ON关键技术 101

  3.3.4 GPON的应用 114

  3.4 点到点光以太网 根袁担致移生长对115

  3.4.1 点到点光以太网概述 115

  3.4.2 点到点光以太网功能参考模型 116

  3.4.3 点到点光以太网关键技术 116

  3.4.4 点到点光以太网的应用和发展 118

  3.5 MSTP 119

  3.5.1 MSTP概述 119

  3.5.2 MSTP功能参考模型 119

  3.5.3 MSTP关键技术 120

  3.5.4 MSTP的应用和发展 138

  小结 140

  第4章 新一代光纤接入技术 141

  本章导读 142

  4.1 10GEPON 142

  4.1.1 10GEPON概述 142

  4.1.2 10GEPON功能参考模型 142

  4.1.3 10GEPON关键技术 145

  4.1.4 10GEPON的应用 160

  4.2 XG-PON 161

  4.2.1 XG-PON概述 161

  4.2.2 XG-PON功能参考模型 162

  4.2.3 XG-PON关键技术 163

  4.2.4 XG-PON的应用 207

  4.3 WDM-PON 208

  4.3.1 WDM-PON概述 208

  4.3.2 WDM-PON的关键技术 208

  4.3.3 WDM-PON的应用和发展 210

  小结 210

  第5章 基于同轴电缆的接入技术 211

  本章导读 212

  5.1 有线电视网络概述 212

  5.1.1 有线电视网络的结构 212

  5.1.2 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现状 215

  5.1.3 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化改造 215

  5.2 基于同轴电缆的接入技术 216

  5.2.1 CMTS+CM接入技术 217

  5.2.2 Eo C接入技术 222

  5.3 主要Eo C接入技术介绍 223

  5.3.1 基带Eo C 223

  5.3.2 Mo CA 225

  5.3.3 Home Plug(AV)over Coax 229

  5.3.4 WiFiover Cable 234

  5.3.5 Home PNAover Cable 237

  小结 241

  第6章 综合接入技术及应用 243

  本章导读 244

  6.1 综合业务接入的需求和发展 244

  6.1.1 综合业务接入的驱动力 244

  6.1.2 综合接入的需求 247

  6.2 宽窄带综合接入网设备 247

  6.2.1 宽窄带综合接入网概述 247

  6.2.2 宽窄带综合接入网接口类型和业务接入能力 255

  6.2.3 宽窄带综合接入网的网络管理参考模型 256

  6.2.4 接入层网络建设的三个阶段 257

  6.2.5 本节小结 258

  6.3 面向NGN/IPTV的综合接入网技术 258

  6.3.1 面向NGN/IPTV的综合接入网要求 258

  6.3.2 接入网对VoIP业务的支持 260

  6.3.3 接入网对IPTV业务的支持 264

  6.4 宽带接入服务模式的变革 271

  6.4.1 宽带测速系统 272

  6.4.2 BoD带宽点播系统 275

  小结 280

  第7章 家庭网络网关及短距连网技术 281

  本章导读 282

  7.1 家庭网络发展需求 283

  7.1.1 家庭网络演进及终端智能化趋势 283

  7.1.2 家庭网关的智能化需求 285

  7.1.3 家庭网络增值业务智能化 289

  7.1.4 本节小结 291

  7.2 家庭网关主要功能 293

  7.2.1 以家庭网关为中心的家庭网络参考架构 293

  7.2.2 上行宽带接入 296

  7.2.3 下行多接口、多终端接入 296

  7.2.4 传送功能 296

  7.2.5 地址功能 297

  7.2.6 安全功能 297

  7.2.7 家庭网关的QoS能力 297

  7.2.8 管理功能 298

  7.2.9 业务能力 298

  7.3 家庭网关关键技术 299

  7.3.1 家庭网关的连通性和业务组织技术 299

  7.3.2 家庭网关的管理技术 302

  7.3.3 家庭网关的QoS技术 304

  7.3.4 家庭网关的安全性技术 309

  7.3.5 家庭网关的中间件技术 310

  7.3.6 设备发现和资源共享技术 311

  7.4 家庭网络短距无线连网技术 314

  7.4.1 短距无线连网技术分类 315

  7.4.2 WiFi(IEEE802.1 1a/b/g/n)技术 316

  7.4.3 DECT/CAT-iq技术 319

  7.4.4 ZigBee技术 322

  7.4.5 蓝牙(Bluetooth)技术 326

  7.4.6 UWB技术 330

  7.4.7 Z-wave技术 334

  7.4.8 6LowPAN技术 337

  7.4.9 无源RFID 337

  7.4.10红外数据传输(IrDA) 339

  7.4.11近场通信(NFC) 340

  7.4.12小结:主要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比较 341

  7.5 家庭网络短距有线连网技术 342

  小结 347

  第8章 宽带接入网建设和应用实例 349

  本章导读 350

  8.1 宽带接入网的组网 350

  8.1.1 组网模型 350

  8.1.2 物理拓扑 351

  8.1.3 组网技术 352

  8.1.4 光接入网建设的典型模式 354

  8.2 网络建设的考虑因素 361

  8.3 宽带接入网建设的典型案例 363

  8.3.1 新建高档居民社区 363

  8.3.2 新建一般居民社区 365

  8.3.3 一般居民小区的改造 369

  8.3.4 新建商务楼 370

  8.3.5 商务楼的更新改造 371

  8.3.6 新建商住混合区域 372

  8.4 光分配网(ODN)及其建设实施 374

  8.4.1 ODN网络介绍 374

  8.4.2 ODN组成 375

  8.4.3 光纤光缆选用及规划建议 382

  8.4.4 光功率预算 384

  8.4.5 FTTX光分配网工程实施原则 388

  小结 391

  附录A 缩略语 392

  参考文献 397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