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文名 红胁吸蜜鹦鹉新几内亚东部亚种
- 拉丁学名 Charmosyna placentis subplacens
- 门 脊索动物门
- 别 称 新几内亚东部红胁吸蜜鹦鹉
基本信息
红胁吸蜜鹦鹉新几内亚东部亚种,羽色鲜艳,雄鸟鸟喙正映和眼睛之间、下巴、翅膀内侧覆羽、胸部两侧均为红色;主要以花粉、花蜜与果实为食物,雌鸟脸颊、下巴、腹胁和翅膀内侧覆羽均无红色,前额和头顶为绿色;耳羽为蓝黑色,并参杂着黄色条纹状羽毛。主要栖息于林区和次生林、森林边缘地带、湿地、部分开垦过的原素鲁相巴清地区和椰子园,有时也会在狭长的林区、平原地带、沼泽地区和红树林活动。偶尔会前往邻近村装或是花园等处。在繁殖季大多友甲将元重已最率成对或是组成10到20只左右的小群体,喜欢聚集于花朵盛开的树上;偶尔会和其他同属的吸蜜鹦鹉一起集结觅食;生性非常来自活泼。主要以花粉、花蜜、花朵、软性水果、草地植物的小种子等为食。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红胁吸蜜鹦鹉新几内亚东部亚种
【中文别名】新几360百科内亚东部红胁吸蜜鹦鹉
【拉丁学名】Charmosyna placentis subplacens
【命名者及时间】P. L. Sclater, 1876
【英文名称】Red-flanked Lorikeet
【科属分类】无福握脊索动物门、鸟纲、鹦形目、鹦鹉科、吸蜜鹦鹉亚科、Chalcopsitta属、红胁吸蜜鹦鹉
物种概述
该亚种在红胁吸蜜鹦鹉中,臀部没有蓝色羽毛。
分布范围
分布于新几内亚中北配的独乡棉企委部偏东。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