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成像系统

百科

《医用成像系来自统》是侧重传统医学成像仪360百科器的介绍的书籍。

  • 书名 医学成像系统
  • 作者 王学民
  • 类别 教科书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年9月1日

内容简介

  本书既可作为生物物理、医学物理、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影像学等有关专业来自研究生、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上述专业的研究工作者和360百科医生从事科研和医疗工作参考。

  医用成像系统是医院中的常规设备,是医学检查的重要方法。本书侧重传统医学成像仪器的介绍,同时也涉及了较新的技术。速显何主要内容包括:诊断用X线机、数殖开取字X线摄影、X线CT、磁共振、超声、单光子发射体层和正电子发射体层等成像系统的原理、结构、功能、应用特点、图像质量评价和后处理技术等,还着重介绍了计算机对设备的控制及后处理技术的应用等.全书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既反映医院现状,又展现最新技术成就。

  第1章概论

  1.1医学成像的发展历凯买

  1.1.1普通X线成像

  1.1.2计算机技术参与的X线成像

  1.1.3数字X线成像

  1.1.4超声成

  1.1.5磁共振成像

  1.1.6核医学成像

  1.1.7影像学新技

  1.2几种主要医学成像系统的特点和应用

  1.2小极派计师帮物列改.1X线成像系统

  1.2.2超声成像系统

  1.2.3磁共振成像系统

  1.2.4核氧晶树境府识志安跑顺法医学成像系统

  1.3图像存储比维铁和传输系统

  1.3.1PACS概述

  1.3.2PACS的基本结构和关键技术

  1.4远程放增牛明射学系统

  1.4.1服务模式

  1.4.2革责国内的远程放射学系统

  1.4.3国内远程医学网络

  第2章普通X线成像

  2.1X线的本质和特性

  2.2成像方法

  密念容试星配脚创真顺架2.2.1透视成像

  2.2.2X线摄影

  2.3诊断用X线机

  2.3.1概述

  2.3.2透视X线

  2.3.3普通摄影X线机

  2.3.攻准菜官卫实义易定观超4适时摄影X线机

  2.3.5机械辅助装置

  2.3.6心血管造影用X线机

  第3章诊断用X线机高压部分

  3.1固定阳极X线管

  3.1.1阳极

  3.1.2阴极

  3.2旋转阳极X线管

  3.2.1靶面

  3.2.2转子

  3.2.3轴承

  3.3特殊X线

  3.3.1栅控X线管

  3.3.2软X线管

  3.3.3金属陶X线管

  3.4X线头阻管的规格与特性

  3.4.1构造参数

  3.4.2电参数

  3.4.3X线管的阳极特性和灯丝发射特性

  3.4.4X线管的瞬时负载特性

  3.4.5X线管的连续负载特性

  3.5X线管的检验和使用

  3.5.1X线卷厂轮村住印银族格管的检验

  3.乱细类声滑李州5.2X线管的使运清食至蒸青

  3.6高压发生装置

  3.6.1高压变压器

  3.6.2灯丝变压器

  3.7高压元器件

  3.7.1高压整流

  3.7.2高压电缆、高压插头及插座

  3.7.3高压交换闸

  3.7.4变压器油

  第4章X线机控制部分

  4.1概述

  4.1.1对电路的基本要求

  4.1.2基本电路

  4.2电源电路

  4.2.1X线机电源电路

  4.2.2X线机对电源内阻的要求

  4.3高含果压初级电路与管电压调整电路

  4.3.1高压控制方法

  4.3.2高压调节方法

  4.3.3管电压预示方法

  4.3.4高压初级电路实例

  4.期让酒垂过映4X线管管电流调节电路

  4.4.1基本电路组成

  4.4.2X线管空间电荷补偿器

  4.4.3XG200型X线机的管电流调节电路

  4.5高压整流与管电流测量电路

  4.5.1自整流及管电流测量电路

  4.5.2单相全波整流及管电流测量电路

  4.5.3三相整流及管电流测量电路

  4.5.4XG200型X线机管电流测量电路

  4.6计时器

  4.6.1阻容计时电路

  4.6.2数字时钟计时电路

  4.7自动曝光控制电路

  4.7.1管电流自动降落负载原理

  4.7.2光电计时原理

  4.7.3F-ATR原理

  4.8旋转阳极启动、保护及延时电路

  4.8.1基本原理

  4.8.2旋转阳极启动保护及延时电路

  4.9X线管安全保护电路

  4.9.1电路结构

  4.9.2电路分析

  4.10操作控制电路

  4.10.1透视及胃肠点片摄影电路

  4.10.2摄影电路

  4.11应用中、高频逆变技术的X线机

  4.11.1逆变技术

  4.11.2中频X线机

  第5章数字X线成像系统

  5.1概述

  5.2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

  5.2.1CR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5.2.2成像板

  5.2.3读取装置

  5.2.4计算机图像处理

  5.2.5图像储存和记录装置

  5.3数字X线摄影系统

  5.3.1DR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5.3.2直接数字X线摄影

  5.4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

  5.4.1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5.4.2DSA的成像方式

  5.4.3DSA对设备的特殊要求和技术措施

  第6章医用电视系统

  6.1X线电视系统的结构

  6.2影像增强器

  6.2.1影像增强管

  6.2.2辅助装置

  6.2.3光学系统

  6.3电视摄像机

  6.3.1摄像管式摄像机

  6.3.2CCD摄像机

  6.4电视信号的组成与传送

  6.4.1图像和扫描

  6.4.2电视信号

  6.5高清晰度电视

  第7章核医学成像系统

  7.1概述

  7.1.1核医学成像的特点

  7.1.2核医学成像的发展

  7.1.3核医学成像设备的分类及临床应用

  7.2核医学成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7.2.1核医学成像的物理基础

  7.2.2核医学成像的辐射检测技术

  7.3γ照相机

  7.3.1γ相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7.3.2准直器

  7.3.3闪烁晶体

  7.3.4光电倍增管阵列

  7.3.5γ相机的电路

  7.3.6信号处理和图像显示

  7.4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设备

  7.4.1单光子

  7.4.2SPECT的类型与探头特点

  7.4.3SPECT的成像原理和基本结构

  7.4.4SPECT的性能指标及特点

  7.5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设备

  7.5.1正电子和正电子放射性核素

  7.5.2成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7.5.3高能准直成像设备

  7.5.4双探头SPECT符合检测成像设备

  7.5.5PET成像设备

  7.6正电子检测体层/X线螺旋CT

  7.6.1基本原理

  7.6.2图像特点

  第8章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8.1X线CT成像原理

  8.1.1X线CT成像的数理基础

  8.1.2X线CT成像的数据采集

  8.1.3图像重建方法

  8.2X-CT扫描方式

  8.2.1单束平移-旋转方式

  8.2.2窄扇形束扫描平移-旋转方式

  8.2.3旋转-旋转方式

  8.2.4静止-旋转扫描方式

  8.2.5螺旋扫描方式

  8.2.6高速扫描方式

  8.3CT成像系统的基本结构

  8.3.1数据采集系统

  8.3.2计算机系统

  8.3.3图像显示、记录和存储系统

  8.4CT图像处理

  8.4.1图像处理功能的种类

  8.4.2显示功能处理

  8.4.3确定和测量兴趣区域

  8.5CT图像质量

  8.5.1CT成像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8.5.2CT图像与X线照片评价比较

  8.5.3影响CT图像质量的参数

  8.5.4典型的CT图像干扰

  8.6螺旋CT和多层螺旋CT

  8.6.1螺旋CT

  8.6.2多层面CT

  第9章磁共振成像

  9.1概述

  9.1.1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

  9.1.2磁共振成像的特点

  9.2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

  9.2.1原子核的特性

  9.2.2恒定静磁场的作用

  9.2.3射频磁场的作用

  9.2.4磁共振的图像信号

  9.3磁共振图像空间定位和重建技术

  9.3.1梯度磁场的概念

  9.3.2层面选择梯度

  9.3.3频率编码梯度

  9.3.4相位编码梯度

  9.3.5傅里叶变换

  9.3.6多层面成像

  9.3.7三维成像

  9.3.8数据储存

  9.4磁共振成像的序列技术

  9.4.1脉冲序列的基本概念

  9.4.2自旋回波序列

  9.4.3快速自旋回波类型序列

  9.4.4反转恢复序列

  9.4.5梯度回波序列

  9.4.6梯度自旋回波序列

  9.4.7回波平面成像序列

  9.4.8超快速成像序列的特殊应用

  9.4.9化学位移技术

  9.5磁共振血管成像

  9.5.1时间飞越法MRA

  9.5.2相位对比法MRA

  9.5.3对比增强MRA

  9.6磁共振成像的设备

  9.6.1磁体

  9.6.2射频系统

  9.6.3梯度磁场系统

  9.6.4计算机系统

  9.6.5辅助设备

  9.7MR图像质量的评价指标与影响参数

  9.7.1MR图像质量的评价指标

  9.7.2成像参数对MR图像质量的影响

  第10章超声成像

  10.1概述

  10.1.1超声成像的发展简史

  10.1.2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特点

  10.1.3脉冲式回波超声诊断仪的基本类型

  10.1.4超声诊断仪的基本结构

  10.2医用超声成像的声学基础

  10.2.1超声波

  10.2.2超声波的传播特性

  10.3医用超声换能器

  10.3.1压电效应与压电材料

  10.3.2超声换能器的结构

  10.3.3聚焦换能器

  10.4超声脉冲回波成像原理

  10.4.1超声脉冲回波成像的基本原理

  10.4.2超声脉冲回波成像的主要工作参数

  10.5超声诊断仪的基本电路

  10.5.1发射电路

  10.5.2接收电路

  10.5.3主控电路

  10.5.4扫描发生器

  10.5.5电源

  10.6B型超声成像系统

  10.6.1B型超声诊断仪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10.6.2B型超声诊断仪中的换能器

  10.6.3B型超声诊断仪中的电路原理

  10.6.4数字扫描转换器

  10.6.5B型超声诊断仪中的几种新技术

  10.6.6M型超声诊断仪

  10.7超声多普勒技术

  10.7.1超声多普勒技术的工作原理

  10.7.2超声多普勒成像系统

  参考文献

  缩略语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