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苏斋类集

百科

《白苏斋类集》是2007年9月1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袁宗道、钱伯城。

  • 书名 白苏斋类集
  • 作者 袁宗道、钱伯城
  •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年9月1日
  • 页数 321 页

作者简介

迫克肉买毫妒更演示  袁宗道(156背鲜报践鸡席伟0-1600)字伯修,号玉蟠,又号石浦。明代文学家,明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袁宗道墓十七年(1589)礼部会试第一,殿试成二甲第一名进士(传胪),次年任翰林院编修,授庶吉士,在复古派极盛一时的情况下,他独推白居易、苏轼来自,成为公安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万历二十五年八月,以翰林院修撰360百科充东宫讲官,"鸡鸣而入,寒暑不辍"。万历二十六年,三袁共同发起,在北京西郊崇国寺组织"蒲桃社",吟诗撰文,抨击"后七子"。万历二十八年秋,在北京"竟以惫极而卒"。终年40岁。光宗继位,赠礼部右侍郎。为人神清气秀,稳健平和。居官15年,"省交游,简应酬","不妄取人一丝云热东宣条谁绿农钱",身为东宫讲官,死后竟仅余囊中数金,几至不能归葬。著有《白苏斋集》22卷行世。他做广盐区小主的诗文创作无人云亦延夜材继座云之作,多是有感而发、率真自重房危视黑编旧洋沙然之作。代表作有《戒坛山一》、《上方山》、《小西天一》等,但他的创作如袁宏道一样存在这内容贫乏的缺点,这也是由他的创作思想导致的。

内容简介

代映否措巴创  其诗歌风格雍容和雅,语言清新,不落陈言旧称电套。《白苏斋类集》原为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之一种,初版于1989年。本书是作者的诗能速谈初似体面文集,共二十二卷,内容分为诗、文、序、志状、祭文、记、笺牍、志书等类。钱伯城标点,无注,所据底本为台湾中央图书馆所衣采藏刘氏嘉业堂藏书。其卷一卷二为古诗类,卷三至卷五为今体诗,卷六为绝句,胡由同育很走觉卷七、卷八为馆阁文类,卷九、卷十为序类,卷十一志状祭文创信湖还养宜刚类,卷十二志状类,卷十三祭文类,卷十四记类,卷十五、十六笺牍类,卷十七至十九说书类,卷二十至二十二杂说。

  前言

  白苏斋类集版本说明

  白苏斋类集序

  卷之一 古诗类

  过黄河

 八距 访陈晦伯先生,晦伯留饮斋中有

  题瘦马卷

  送吴尚之太史谒告归桐城

  题柏溪来自沈先生墨竹

  题司选君寒玉轩卷

  白燕篇为元驭阁老赋

  颅仲方画山水歌二首

360百科  寒食有感

  咏怀效白

  寿亭舅赠我宜兴瓶茶具酒具,一时精美,喜而作歌

  书读书乐后

  咏怀

  暮春邹生邀黄思立诸公稳激导控觉握接费型低织游高梁桥即事

  曹元和邀饮灵慧寺同诸公赋

  送刘都谏谪辽阳

  卷之二 古诗类

  卷之三 今体

  卷之四 今体

既护载权越改距食  卷之五 今体

  卷之六 绝句

  卷之七 馆阁文类

  卷之八 馆阁文类

  卷之九 序类

  卷之十 序类

  卷之十一 志状祭文类

  志可百架器阿卷之十二 志状类

  卷之十三 祭从移因文类

  卷之十四 记类

  卷之十五 笺牍类

  卷之十六 笺牍类

冲台致合  卷之十七 说书类

  卷之十八 说书类

  卷之十九 说书确须

  卷之二十 杂说百必

  卷之二十一 杂说类

  卷之二十二 杂说类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