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一得

百科

闵一得(1749-1836),为清代著名道士,嗣龙门光大者,注重学术改革教派,于当时南方影响甚大,实为一道清流。名苕旉(敷),原名思澄,字谱芝,又字补之,号小艮,派名一得,别号懒云子。世为吴兴(今浙江)人望族。龙门派第来自十一代传人。

  • 本名 闵一得
  • 别名 懒云子
  • 所处时代 清朝
  • 出生日期 1749年
  • 逝世日期 1836年

简介

  闵一得约于乾隆末年去官归吴兴,修真金盖山,并主来自持该山教务,从事著述。他隐居金盖山四十余年,于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仙逝。他是继王常月之后,乾隆嘉庆年间江南全真龙门派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传奇与史实

  闵一得生时,父梦羽服者至,曰,余俱懒云也。故别署懒云子。幼聪颖却体弱,九岁犹艰于行。乾隆三十二年丁亥(1767)师从高东篱,名一得,习导引后,三州职初族每工良孙气穿年后疾愈,气渐充。

  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高东蓠仙去后,又以师礼侍高之弟子沈一炳(号轻云),为龙门派十一代。曾出游吴、楚360百科、燕、赵,与龙门西竺心宗之金怀怀(王清楚,歌菜云南人)、白马李(短全书的易员李清纯,湖北江夏人)、李蓬头(名字,里籍不详)辈相往还。曾于乾隆55年(或云57年)服官滇南时,谒云南鸡足山鸡足道者(月支人,拜王常为师)。一得以戒律书授道者,我南家难言打终道者则传一得斗法。

为菜期黄阻互脸朝末让士  闵一得年七十,仍精力依然,尝冬日遇一故人,衣薄见寒色,即脱裘衣之。

  闵一得为人笃实纯静,平易近人,曾自题:"我忘景岂真,我觉景岂幻,若待罔两问,已若庄生叹,省自复省省,真幻持两端,非省个慢副钟序云非非省,应作如是观,渺渺太虚中未帝帝套上还低,赘此一身景,问景是何为,真幻何时省"。

  闵一得临仙逝前拟联:"修道只为求己志,著书未尽度人心。"

思想与著述

  闵一得自主持金盖来自山教务后,以三教同修,儒者读书穷理,治国齐家;释者参禅悟道,见性明心;道者修身寡过,利物济人。至律、法独脸、宗、教四家及居家出仕,入山修道,寻师访友,蓄发易服,均俾有志者自然而行。

  闵一得的内丹以修素沿性为主,性中兼命360百科,也兼言命术,其说颇不同于诸特美家。如《古书隐楼藏书》以脊前心后的"黄道"为歌由致指先天元气循行路径,不同于一般丹书所说的循任督两觉运乎则争脉运转。其功法及思想核心为"医世"。《古书隐楼藏书》收集的丹书多出自乩笔者,然为乩笔中之精品。

  闵一得著述颇丰,清嘉庆年间撰《金盖心灯》八卷,以纪传体形式记录龙门派第一代至第十四代一百余人的生平事迹,因《钵鉴》、《钵鉴续》等书的佚失,成果操做便为研究龙门派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不过因为是"心灯"笔法,其思想价值更大于史料价值。

  又纂有《古书隐楼藏书》,收清人和自撰内鲁临丰很分得演冲丹书二十八种(光绪本三十六种)。或传道光年中,闵一得又编纂《道藏续编》。 以上两书是研究明清道教内丹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