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峰净域,来自法雨源流,天下丛林从此启;马祖道场,宗风广被,西来大意个中求。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宝峰寺方丈 一诚 马祖道一承传慧能法脉,将慧能的自性心诠释成平常心,并提出了平常心是道、即心即佛和非心非佛360百科的新理念,从而将心的佛教发展到了子把胡里练念积外顶点,使心的佛教在中国走到了其最成熟的形态。 --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 刘泽亮 马祖首创禅机跟公案来接引学人;马祖禅法中有很多语言概念是他第一次首先用的,脱板协田在汽光福密如即心是佛、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石头路滑、西来意、长养圣胎等等;禅林中有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之说,马祖是创丛林第一人。 --湖南佛教协会秘书套齐长 法通
- 书名 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禅宗大师马祖道一
- 作者 郑晓江
-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年3月
- 页数 495 页
内容介绍
马祖道一与洪州禅
《马祖语录》释义
"心"的佛教之最终成熟--从释迦牟尼到马祖道一
一、释居袁新坐迦牟尼的佛教
二、"心"的佛教:佛教在中国的变式
三、"料简"
四、殖胞由督断代否架智颉和慧能:"心"的佛教话责军叶诉映通见参若之具体展开
五、马祖道一:"心"的佛教之最终成熟
六、结语
马祖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的开示方法
一、见色明心与闻声悟道
二、棒喝话头与洪州意旨
马祖的"即心即佛"思想
"即心即佛"的含义
对"即心即佛"的创新
马祖门下的主要宗旨
南泉普愿禅学思想探析
宗密的洪州观
宗密论洪州宗的立宗因缘和宗门传承
宗密对洪州禅法的分析
宗密对洪州宗的批评
禅界的回应
小结
法统之争--菏泽洪州禅法之考察
一来自、菏泽洪州,参商之隙
二、从三阶段看菏泽神会禅法之游移
三、洪州宗的"性在作用"(从如来藏到般若的游移)
四、菏泽洪州宗法统之笑口校飞感视细适争反映在《坛经》版本的现象
五、结语
晚唐五代洪州禅对儒、禅者之影响
在别则一、儒者禅化
二、禅者儒化
三、结论
禅宗历史与文化
宁波七塔寺溥常法师与禅宗
试解虚云长老八十七诞辰上堂法语一则
一、序言
二、原句
煤理促府直倍稳乡生逐 三、解析
四、话题代结语
曹洞义理及其宗门接续
一、基本义理之诠释
二、思想脉系之传承
三、历史地位之界定
仰山慧寂生平考略主
一、慧寂的籍贯
二、慧寂出家时的年龄和寺院
三、慧寂晚年重返韶州
四、慧寂的生卒年代
五、慧寂大事年表
附录:
百丈怀海禅师所撰《古清规》称谓考辨
一、绪论
二住教厚优、对百丈怀海禅师创立的《古清规》的异疑
三、关于《古清规序》
四、《景德360百科传灯录》中所载《古清规序》的内容
五、关于百丈禅师所撰《古清规》的称谓
附录:
备办批伤满宪也盾可曲在禅门清规的形成发展与禅宗的历史命脉
一、"古清规"产生的现实土壤
二、怀海禅法思它调想与"古清规"的内在联系
三、"古清规"的内容与禅宗的繁兴
四、《敕修百丈清规》的出现及其意义
五、禅门清规的"发展"性实质
禅史延绵赖此僧--为方会和尚在袁州诞生1012年而作
普庵法师与赣西北万载客家醮祭文化
一、宗祀普庵法师的客家醮祭文化的蛋统夜号责吗谁画它四分布范围与
文化特花额密谁集酸读点
二、宗祀普庵法师的客家醮祭仪式
三、庵法师的灵异与被神化
四、赣西北万载客家法师对禅宗临济的文化认同
宜春农禅初探
一、宜春农似兵诗禅自怀海始
二、宜春农禅的特色
三、宜春农禅对后世禅宗的影响
四、发掘宜春农禅文化,为现实经济服务
马祖禅师与余江马祖岩旅游开发
一、马祖禅师生平概述
握话热么海由下棉常 二、马祖禅师与马祖岩
三、马祖岩旅游资源特色与开发主题
四、马祖岩旅游产品开发策划
宋代禅学与佛教一般理论
宋代"文字禅"的思想读解
一、从口传到书写:"文字禅"兴起的思想史分析
二、再论"不著文语华态机备孙字"与"不离文字"
宗杲论看话禅的本体依据常宽子曾企开行纪苏会米伍
张九成与禅
一、"设心六度"与"神臂弓禅"
二、"身栖禅林"与"心站门笑序存继并严制章米系儒道"
禅与唯识关系论辩
一、禅宗初传与《楞伽经》、大乘禅
二、禅之"心"与瑜伽行之分别事识
三、禅是瑜伽行唯识思想的中国化
《周易禅解》以禅解《易》的方法、特点、国正哪值味性质
一、方法:解《周易》融会贯通
二、特点:说《易》禅匠心独运
三、性还第质:亦易亦非易亦非非易
全球伦理与禅宗对话
一、问题意识
二、全球伦理
三、全球伦理与禅宗对话
梦与禅
一、佛教与梦
二、梦与禅
三、有梦无梦皆为禅
佛法的终极?--立足于"负向价值"的佛教信仰发生
一、比较宗教学视野里的佛学方法论
二、汉语儒道精神的价值发生机制
三、各大宗教思想价值意向比较
四、佛教信仰的价值发生机制
五、佛法的终极
了"生"脱"死"的佛学智慧
一、生死之本质:空幻无常,苦海无边
二、生死之流转:业报不爽,六道轮回
三、生死之超越:精进修行,涅盘寂静
四、生死之精神:慈悲济世,普度众生
附录
海峡两岸马祖道一与禅宗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一、关于马祖道一的禅学思想
二、关于洪州禅法的源流问题
三、关于马祖道一弟子的问题
四、关于禅宗的几个理论问题
五、关于禅宗文化中几个重要人物的问题
后记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