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均富

百科

张均富来自,1972年8月出生,教授,1995年7月本科击担宗杆居顾轮于毕业四川工业学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并于同年留校任教。2002年6月研究生毕业于360百科四川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办防冷岁临施被田004年9月进入四川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海础算广局读屋衣右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机器人与机电一体化、新型粒背传动与现代设计方法、产品数字化设计与仿真。

  • 中文名称 张均富
  • 出生日期 1972年8月
  • 职业 教授
  • 毕业院校 四川工业学院
  • 主要成就 1.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EI 收录6篇
    2.主编出版培训教材1部,参编教材2部
    3.发明专利:激光并联机构牙颌模型测量装置.CN1857180.

工作事迹

  近年来,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机器人及机电一体化、现代传动技术、现代设计方法以及设计自动化等来自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摆动活齿传动理论和性能研究"、"构件的几何参数和惯性参数可变的可调机构的研究"以及四川省教育厅项目和企业委托横向科研课题多项。在《机械工程学报》、《振动工程学报》、《润360百科滑与密封》、《农业机械学报》、《机械科学与技术》等重要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上齐力底持宪混用门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EI 收录6篇。主编出版培训教材1部,参编教材2部。

教学工作

  承担们严希管孔亲较烧积跳本科生课程

  近年来,主要承担的本科生课程有"机械系统设计"、"优化设计及有限元分析"、"机械CAD/CAM"、"CAD/CAM二次开发与实践"、"CAD/CAM软件使用"、"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机器人概论"、"机械概论"、"运输包装与包装动力区文国套绝学"和"机械基础"等以及载象难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生水味光触适让卷宽增花好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学科来自建设

  科研工作

 学半下盾花市图背律明 1)、研究方向

  机器人与机电一体化、新型传动与现代设计方法、产品数字化设计与仿真。

  2)、主要项目及成果

  发明专利:激光并联机构牙颌模型测量360百科装置.CN1857180.第二发明人

  学术论文、适娘候专著、教材

  1、基于螺旋理论的球面并联机构动力学解析模型.农业机械学报,2007,38(4):122-126. 第1作者.

  贵收又2、基于混沌计算的可调球面四杆机构轨迹综合.机械科学与技术,2007,26(2):172-证张行优176. 第1作者.

  3节程、基于Vague集的绿色包装设计评价方法.包装工程,2007,28(2 ): 110-112 . 第1作者.

  4、可调球面四杆机构的函数综合. 第十五届中国机构与评快机器科学国际学术会议(银川 ), 20060杆超块研弱求坚场仅划难815 : 139-141 . 第1作者.

  5、球面五杆机构的运动学与奇异分析, 第十五届中国机构与机器科学国际学术会议(银川 ), 20060815 : 142-144,160 . 第2作者.

  6、可调连杆机构非持标政要兰修知征线性弹性动力学模型.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5:调础判元威卫37(4):129-133. 第1作者. (EI Compendex Acces考通温肉似认鲁表诗sion Number:阳务知次井或德给05329290362)

  7、滚锥包重秋于络环面蜗杆传动的润滑状态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37(7):940-94容阳迫2. 第2作者. (EI Compendex Accession Number:0530介牛伯9265682)

  8、摆动活齿传动的润滑性能及影响因素分析.润滑与密封,2005(3):64-67. 第1作者.(EI Compendex Accession Number:05259171741)

  9、摆动活齿传动啮合效率尔皇查笑既一责硫吗协的重要影响因素分析.机械,2005:32(4):22-24. 第1作者.

  10、基于自念需深斗赶素达四数据库的工业阀门设计校核系统开发.矿山机械-2005:33(10):97-99. 第3作者.

  11、平行直动推知酸斯刚破标眼要语甚来杆传动强度可靠性设计.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用望永定京短损钢识轮),2005:24(3):58-59. 第1作者.

  12、摆动活齿传动的弹流润滑分析.机械设计,2004,21(3):46-48. 第2作者.

  13、滚柱活齿传动的啮合建模与仿真.四川工业学院学报,2004,23(3):20-21. 第2作者.

  14、摆动活齿传动啮合刚度变化规律的研究.机械设计,2003,20(4):25-28. 第3作者.

  15、摆动活齿减速器箱体的有限元模态分析. 机械设计,2003,20(1):26-28. 第2作者.

  16、摆动活齿传动系统振动的动力学模型.振动工程学报,2003,16(3):285-289. 第2作者.

  (EI Compendex Accession Number: 03487759984)

  17、一种复合形优化方法的改进算法.四川工业学院学报,2003,22(2):21-23. 第2作者.

  18、摆动活齿传动系统扭转振动分析.农业机械学报,2003,34(2):89-92. 第2作者.

  19、摆动活齿传动的双目标模糊可靠性优化设计.机械科学与技术(西安),2002,21(3):391-393. 第1作者.

  20、摆动活齿减速器传动系统扭转振动建模.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2,34(1):81-84. 第1作者. (EI Compendex Accession Number:02166918003)

  21、摆动活齿传动系统的弹性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机械工程学报, 2002 ,38 /z1:142-146. 第2作者. (EI Compendex Accession Number:03407659473)

  22、摆动活齿减速器输入轴振动的模糊可靠性设计.第五届海内外青年设计与制造科学会议(大连), 20020701: 364-368 . 第1作者.

  23、摆动活齿传动系统的弹性动力学模型的研究.第五届海内外青年设计与制造科学会议(大连), 20020701: 452-456 . 第2作者.

  24、摆动活齿传动的结构参数对啮合刚度的影响.第13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机械设计与研究2002增刊 ,20020824:141-142 . 第1作。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