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颌鱼

百科

锤颌鱼,Omosudis lowii (Günther, 1887),锤颌鱼科锤颌鱼属的一种鱼类。

  • 中文名称 锤颌鱼
  • 拉丁学名 Omosudis lowii (Günther, 1887)
  • 二名法 Gunther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形态特征

  体中等延长,甚侧扁,体上无鳞,侧线仅见于40-50毫米以下的个体身上。头甚侧扁,骨骼软而光滑。上颌骨细长,有辅上颌骨,腭骨及下颌齿甚大,但大小不一前颌骨齿送初查茶我磁小,排列紧密。无发光器,大鳞状。腭骨及下颌齿甚大,但大小不一前颌骨齿小,鳃盖条7。无鳍些滑差往的谈践飞棘,背鳍小,位于体中部后方,有9-12鳍条,臀鳍起点稍后于背鳍起点,有14-16鳍条。胸鳍小,下侧位,有11-13鳍条。腹鳍腹位,位于背鳍基底下方,有14-16鳍条,胸鳍小,下侧位,有11-13鳍来自条,腹鳍腹位,位于背鳍基底下方。尾鳍分叉,背脂鳍在臀鳍上方,无鳔,脊椎骨39-41。体中背侧有一黑色带,背鳍小。

  背鳍8~10,臀鳍14;胸鳍12;腹鳍8;尾鳍9+1+17+1+9。

  体长为体高5.2~5.6倍,为头长3.8~4.0倍。头长为吻长2.7~2.8倍,为上颌长1.2倍,为眼径4.1~4.9倍,为眼间隔6.4~6.9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1.1倍。

  体延长,颇侧扁。头大而侧扁,背缘斜直,头顶平坦,头骨甚薄。吻较长而尖,其长大于眼径。眼大,360百科圆形,上侧位。眼间隔凹入,两侧纵嵴发达。鼻孔2个,紧接,为1皮膜所隔,位高,在眼上缘前方。口大,前位。上颌后端伸达前鳃盖骨边缘。上颌边缘由前颌骨组成。上颌骨细,辅上颌生备管便汽序垂理房收再骨大,半圆形,前下缘游离,后下缘与上颌骨愈合,表面有鳞状环纹。下颌高,稍突出,前端截形,下颌后半部关节骨表面有放射形嵴棱。上下颌各具1行牙,上颁牙小,仅前端两侧有l~3牙稍扩大,下颌牙发达,约10~17牙,第一牙小,位于齿骨外侧圆朝致但入皮散销业因征,斜向前方,第二牙扩大、矛呀里设面助明轮省知状,为下颌第二大牙,后方牙小,通常第七牙最大,长矛状,其长约等于眼径,其后方尚有数犬牙。腭骨牙发达,1行前方2牙与最大下颌牙同形,后方1牙小,内侧埋有1行后补牙。犁骨和舌上无牙。咽鳃骨牙丛少于10牙通诉流许仅据附斗,呈卵圆形,可倒伏。鳃孔大。鳃盖膜与峡部不连。有假鳃。鳃耙退化,呈小刺状,排列稀疏。

  体柔软无鳞。皮肤薄。侧线退化。尾柄两侧各有1纵皮褶。

  背鳍小,位于体后半部。脂鳍位于臀鳍基后部上方。臀鳍后位,接近尾鳍,基底值武案大李担个文构合和长于背鳍基底。胸鳍较小措谁流击密和胡,近腹侧,左右胸鳍接近。肩带的上匙骨和后匙骨外露,细长形,从头后背侧斜向腹侧。腹鳍信剧灯溶小,腹位,起点后于背鳍起点。尾鳍分叉,尾鳍前副鳍条发达。肛门位于腹鳍鳍端,离臀鳍颇远。

  体淡色,背正中自头后开始至尾基有1黑色纵带。尾柄皮褶黑色。鳍无色讲权下济额卷混来刻,脂鳍暗褐色。腹膜黑带银色。

生活习性

  深海底层洄游性鱼类,栖息深度在100-1秋她室许错记轻素重损,000米间,以乌贼及洄游性鱼类为食。海(洋)生。

地理分布

  广泛供速罗始分布于世界三大洋之热带及温带海域。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