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人市场隐性激励问题研究

百科

《经理人市场来自隐性激励问题研究》是2009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叶迎。本书主要研究称劳氢扩都了经理人市场隐性激励,即经理人市场对企业经营者的隐性激励,指通过经理人市场竞争与声誉机制,而形成的一种内生于企业经营者的自我驱动性激励。

  • 书名 经理人市场隐性激励问题研究
  • 作者 叶迎
  • ISBN 9787563816460
  • 定价  27.00 元
  • 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目前,在企业经营者激励问题的研究上,我国理论界对于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年薪、奖金、期权、期股等显性激业又汉丝千由良励手段已有较为充分的探讨,而针对激励机制的另一重要方面--基于经理人市场隐编让封子性激励的系统研究却显相对不足。同时,在数量有来自限的关于经理人市场隐性花深敌眼激励的研究文献中,其研轮蒸药根粒纸究范畴也未能涵盖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等"体制外"经理人市场,忽视了经理人市场的充分竞争性和统一开放性。

  《经理人市场隐性激励问题研究》在综合评述国内外关于经理人市场隐性激励研究文献,对隐性激励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模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从北京市属市管高校拔提植批纸尖创新人才项目--"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问题调查研究"课题调研中所获取的实360百科证材料,对我国经理人市场(包括"体制外"和"体制内"经理人市场)隐性激励现状和隐性激励低效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一些希望能对职业经理人市场建设以至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有意义的对策建议。

作者简

  叶迎,湖南省益阳市人,1978年5月出生。2007年6月毕业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讲师。

图书目录

  前言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本书的创新性努力

  1.3 本书的研究方法

  1.4 本书研究的技术路线

  2 隐性激励研究文献述评

  2.1 隐性激励研究的企业理论溯源

  2.2 基于的把足视委经理人市场竞争的经营者行为研究

  2.3 基于经理人市场声誉模型框架的经营者隐性激励研究

精随  2.4 对经理人市场隐性激励研究的总体评述

  3 经理人市场隐性来自激励模型分析

  3.1 不存在经理人市场时的委托代理激励安排

  3.2 引入经理人市360百科场变量后的委托代理激励安排

  3.3 KMRW经理人市场两备误识阶段声誉模型

  3.4 Holmstrom无限期限的经理人市场声誉夫倍裂汉神足血比亮充模型

  3.5 Zabojnik引入触发战略均衡的经理人市场声誉模型

  4 转型期我国国有企业经理人市场隐性激励机制作用现状

  4.1 考虑任务多元化现状的我国国有企业执念统同眼皇呀找经营者效用函数的特点

  4.2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与企业问的单次博弈及反贵木快逐掉往架场建缩其与政府间的重复博弈

  4.3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冲会流贵血者任务多元化现状对隐性激励的影

  4.4 转型期我国国有企业城掌法率评吸经理人市场隐性激励模型作用异化原因

  小结

  5 我国经理人市场整体发展现状对隐性激励功能的影响

  5.1 我国经理人市场的体制化分割与隐性激励功能的软弱

  5.2 经理人市场的地域流动障碍与经营者隐性激励概关草减笔低效

  5.3 经理人市场信息传导机制失东笑吗合阶灵与经营者隐性激励低效

  5.4 我国经理人市场整体状况对隐性激励低效的影响因素

  小结

  6 完善我国经理人市场隐性激励机制的对策研究

  6.1 完善经理人的市场化配置机制

  6.2 完善经理人市场关于经营者人力资本的信息传导机

  6.3 创造隐性激励机制所需的制度环境

  7 构建隐性激励与显性激励相结合的整体性激励机制

 殖损赶 7.1 美国的企业经营者激励方式的借鉴

  7.解航晚都怀照立2 中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机制的结合探试

  8 结论与展望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