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有机化合物核磁共振氢谱集

百科

《天然有机化来自合物核磁共振氢谱集(上、下册)》是2011年12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秦海林。

  • 作者 秦海林
  • ISBN 9787122127006
  • 页数 2538
  • 定价 398.00元
  • 出版时间 2011-12

内容简介

  秦海林、于德泉主编的《天然有机化合物核岁交叶顺体阳事磁共振氢谱集(上下)》是《天然有机化合物来自结构信息手册》的一个分册,全面收集了生物碱类、皂苷类、黄酮类、醌类、单萜类、倍半萜类、二萜类、三萜类、其它萜类、苯丙素类、甾体类、二苯乙烯类、环庚三烯酚酮和脑苷脂类、海洋天然产物类、氨基酸和糖类共17大类1万余种天然有机化合物的1H核磁共振谱数据。每一种化合物都给出了名称、分子式、结构式、1H的化学位移和偶合常数数据致初由项补,以及相应的参考文献。书后还附有化合物英文名称索引以及分子式索引等。书中翔实的数据资料对确定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大有帮助。

  《天然有机化360百科合物核磁共振氢谱集(上下)》过乡罗是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负当处八其照装倍多著散、有机合成、药物研发、核磁分析等领域的科完序简载么随映管铁持研与技术人员实用的案头工具书。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一、天然有机化合物 1

  二、核磁共振氢谱与天乙况贵阳持升粮叫建美然有机化合物

  的结构 3

担伤总会  第二章 生物碱 8

  第一节 吡咯类生物碱 8

  一、多羟基吡给体获容操坏均坚血依咯类生物碱 8

  二、百部生物碱 16

  第二节 托品烷类生物碱 26

  一、托品醇类生物碱 26

  二、莨菪碱托品烷类生物碱 28

  三、双分子托品烷类生物碱 34

  第三节 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 36

  第四节 哌啶类生物碱 材德武43

  一、N-酰基取代哌啶类生物碱 43

  二、短链取代哌啶类生物碱 46

  三、长链取代哌啶类生物碱 50

  四、色原酮哌啶类生物碱 养谓造53

  五、分子结构中含哌啶环的生物碱 55

  六、聚合哌啶类生物碱 57

  第五节 石松碱类生物碱 59

  一、石松碱类 59

  二、石松定碱类 66

  三、伐斯替明碱布第庆补类 70

  四、其它石松碱类 78

  第六节 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 85

  第七节 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 河呢输106

  一、羽扇豆碱类生物碱 106

  二、鹰爪豆碱类生物碱 116

  三、金雀花碱类生物碱 123

  四、苦参碱类生物碱 125

  第八节 吖啶酮类生物碱 128

  第九节 苯丙胺类生物碱 138

  一、胺类苯丙胺生物碱 138

  二、酰胺类苯丙胺生物碱 139

  三、亚胺类苯丙胺生物碱 140

  第十节 异喹啉类生物碱 140

  一、苄基异喹啉生物碱 140

  二、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 145

  三、吗啡烷型异喹啉生物碱 158

  四、阿朴菲型异喹啉生物碱 165

  五、原小檗碱型、二氢小檗碱型和

  小檗碱型异喹啉生物碱 176

  六、普罗托品温眼型异喹啉生物碱 183

  七、苯并菲里啶型异喹啉生物碱 185

  第十一节 苯乙基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 193

  一、秋水仙碱类生物碱 193

  二、高刺桐碱类生物碱 197

  三、三尖杉碱类生物碱 198

  四、1-苯乙基四氢异要停沉充界甚占喹啉类 207

  五、高阿朴菲类生物碱 208

  第十二节 苄基苯乙胺类生物碱 210

  一、石蒜碱类生物碱 210

  二、文殊兰碱类生物碱 214

  三、加兰他敏碱类生物千皇销容碱 224

  四、水仙花碱类生物碱 226

  五、水仙环素碱类生物碱 228

  六、石蒜宁碱类生物碱 230

  七、其它苄基苯乙胺类生物碱 234

  第十三节 吐根碱类生物碱 239

  第十四节 卡波坚余林类生物碱 253

  第十五节 半萜吲哚碱类生物碱 261

  一、棒麦角素半萜吲哚碱类生物碱 261

  二、右旋麦角酸半萜吲哚碱类生物碱 261

  三、变形麦角碱半萜吲哚碱类生物碱 263

  第十六节 单萜吲哚类生物碱 264

  一、单萜吲哚生物碱 264

  二、双聚单萜吲哚生物碱 273

  三、其它类型单萜吲哚生物碱 277

  第十七节 喹啉类生物碱 280

  一、2-酮喹啉类生物碱 280

  二、4-酮喹啉类生物碱 285

  三、吡喃喹啉类生物碱 293

  四、呋喃喹啉类生物碱 295

  五、十氢喹啉类生物碱 301

  六、其它喹啉类生物碱 304

  第十八节 肽类生物碱 307

  第十九节 单萜生物碱 312

  一、吡啶环型单萜生物碱 312

  二、哌啶环型单萜生物碱 314

  三、四氢吡啶环型单萜生物碱 318

  四、吡啶环并内酰胺型单萜生物碱 320

  五、吡啶环并δ-内酯环型单萜生物碱 321

  第二十节 倍半萜类生物碱 322

  一、石斛碱型倍半萜生物碱 322

  二、萍蓬草碱型倍半萜生物碱 323

  三、β-二氢沉香呋喃型倍半萜生物碱 323

  第二十一节 二萜生物碱 327

  一、A1型二萜生物碱 327

  二、A2型二萜生物碱 331

  三、B1型二萜生物碱 335

  四、B2型二萜生物碱 354

  五、B5型二萜生物碱 362

  六、B6型二萜生物碱 363

  七、C1型二萜生物碱 363

  八、C2型二萜生物碱 368

  九、C3型二萜生物碱 370

  十、C4型二萜生物碱 373

  十一、C5型二萜生物碱 380

  十二、C6型二萜生物碱 382

  十三、C8型二萜生物碱 383

  十四、C10型二萜生物碱 384

  十五、M型二萜生物碱 385

  第二十二节 三萜类生物碱 390

  一、daphniphylline类三萜生物碱 390

  二、secodaphniphylline类三萜生物碱 393

  三、yuzurimine类三萜生物碱 395

  四、daphnilactone类三萜生物碱 401

  五、yuzurine类三萜生物碱 403

  六、daphnicyclidine类三萜生物碱 407

  七、calyciphylline类三萜生物碱 409

  八、paxdaphnine A类三萜生物碱 414

  第二十三节 孕甾烷(C21)生物碱 417

  一、野扇花碱型孕甾烷生物碱 417

  二、富贵草碱型孕甾烷生物碱 421

  第二十四节 环孕甾烷类生物碱 422

  第二十五节 胆甾烷和豆甾烷生物碱 426

  一、胆甾烷生物碱 426

  二、豆甾烷生物碱 429

  第二十六节 喹唑啉类生物碱 432

  第三章 皂苷 437

  第一节 达玛烷型皂苷 437

  第二节 甘遂烷型皂苷 480

  第三节 羽扇豆烷型皂苷 488

  第四节 何帕烷型皂苷 499

  第五节 齐墩果烷型皂苷 514

  第六节 蒲公英甾烷型皂苷 678

  第七节 乌苏烷型皂苷 679

  第八节 环阿屯烷型皂苷 703

  第九节 羊毛甾烷型皂苷 717

  第十节 葫芦烷型皂苷 733

  第十一节 甾族型皂苷 754

  第四章 黄酮 881

  第一节 黄酮类 881

  一、黄酮类化合物 881

  二、二氢黄酮类化合物 895

  三、黄酮苷类化合物 909

  四、黄酮碳苷类化合物 920

  第二节 黄酮醇类 928

  一、黄酮醇类化合物 928

  二、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 939

  三、黄酮醇苷类化合物 947

  第三节 异黄酮类 967

  一、异黄酮类化合物 967

  二、二氢异黄酮类化合物 979

  三、异黄烷类化合物 986

  四、鱼藤酮类化合物 993

  五、紫檀烷类化合物 999

  六、coumaronochromone类异黄酮 1006

  七、2-芳基苯并呋喃类异黄酮 1010

  八、coumestan类异黄酮 1014

  九、isoflav-3-ene类异黄酮 1015

  第四节 查耳酮类 1020

  一、查耳酮类化合物 1020

  二、二氢查耳酮类化合物 1036

  三、查耳酮聚合物 1040

  四、查耳酮苷类化合物 1043

  五、Diels-Alder加合物 1046

  第五节 酮和橙酮 1061

  一、酮类化合物 1061

  二、橙酮 1078

  第六节 黄烷 1081

  一、黄烷类化合物 1081

  二、原花青素类化合物 1091

  第七节 花色素 1097

  第八节 高异黄酮类 1120

  第九节 色原酮 1123

  第五章 醌 1134

  第一节 苯醌 1134

  第二节 萘醌 1138

  第三节 蒽醌 1157

  第四节 菲醌 1203

  第六章 单萜 1205

  第一节 无环单萜 1205

  第二节 单环单萜 1215

  第三节 双环单萜 1232

  第四节 三环单萜 1233

  第五节 环烯醚萜 1238

  一、简单环烯醚萜 1238

  二、二聚环烯醚萜 1272

  三、三聚和四聚环烯醚萜 1283

  四、开环环烯醚萜 1288

  五、含内酯环的开环环烯醚萜 1303

  六、增碳环烯醚萜 1310

  七、C-9环烯醚萜 1311

  第七章 倍半萜 1319

  第一节 法呢烷型倍半萜 1319

  第二节 单环法呢烷型倍半萜 1322

  第三节 双环法呢烷型倍半萜 1326

  第四节 甜没药烷, majapolane, heliannane

  型倍半萜 1330

  第五节 佛手柑烷, campherenane, isocam-

  pherenane, 檀香烷型倍半萜 1334

  第六节 花侧柏烷, 环月桂烷, gymnomitrane,

  herbertane, 月桂烷, 单端孢烷型倍

  半萜 1339

  第七节 查米烷, widdrane型倍半萜 1348

  第八节 acorane (cedrane, anislactone),

  carotane, prezizaane型倍半萜 1351

  第九节 杜松烷, 胡椒烷, copacamphane,

  cyclocopacamphane, 荜橙茄烷,

  oplopane, 苦味毒烷型倍半萜 1356

  第十节 himachalane, longipinane型倍

  半萜 1368

  第十一节 botryane,丁香烷, fascicularone,

  modhephene, silphinane, subergane,

  suberosane型倍半萜 1372

  第十二节 africanane, capnellane, 樱草烷, 蛇

  麻烷, illudalane, 伊鲁烷, 原伊

  鲁烷, tremulane型倍半萜 1384

  第十三节 吉玛烷型倍半萜 1396

  第十四节 榄香烷型倍半萜 1408

  第十五节 桉叶烷, 乌药烷, oppositane

  型倍半萜 1410

  第十六节 spiroaxane, vetisperane

  型倍半萜 1419

  第十七节 艾里莫芬烷, 蜂斗菜烷型倍

  半萜 1422

  第十八节 愈创木烷, 假愈创木烷, bourbonane,

  苍耳烷, 广藿香烷, carabrane型倍

  半萜 1428

  第十九节 香木榄烷, 双环吉玛烷, 马兜铃烷,

  甘松烷, valerenane, 珊瑚烷, brasilane,

  pacifigorgiane型倍半萜 1441

  第二十节 平桂烷型倍半萜 1452

  第二十一节 cyclomyltaylane型倍半萜 1453

  第二十二节 salviolane型倍半萜 1455

  第二十三节 其它倍半萜 1457

  第八章 二萜 1476

  第一节 半日花烷型二萜 1476

  第二节 克罗烷型二萜 1514

  第三节 halimane型二萜 1559

  第四节 松香烷型二萜 1563

  第五节 海松烷和异海松烷型二萜 1606

  第六节 rosane型二萜 1627

  第七节 dolabrane型二萜 1631

  第八节 卡山烷型二萜 1636

  第九节 cembranolide型二萜 1650

  第十节 staminane型二萜 1651

  第十一节 罗汉松烷型二萜 1653

  第十二节 贝壳杉烷型二萜 1659

  第十三节 贝叶烷型二萜 1700

  第十四节 阿替生烷型二萜 1704

  第十五节 paraliane, pepluane和euphoractine

  类二萜 1710

  第十六节 trachylobane型二萜 1713

  第十七节 紫杉烷型二萜 1718

  第十八节 jatrophane型二萜 1741

  第十九节 lathyrane型二萜 1757

  第二十节 myrsinane型二萜 1760

  第二十一节 cyclomyrsinane和premyrsinane

  型二萜 1764

  第二十二节 daphnane型二萜 1768

  第二十三节 ingenane型二萜 1771

  第二十四节 tigliane型二萜 1775

  第二十五节 segetane型二萜 1778

  第九章 三萜 1783

  第一节 角鲨烯和丛藻烷型三萜 1783

  第二节 羊毛甾烷型三萜 1793

  第三节 环阿屯烷型三萜 1808

  第四节 达玛烷型三萜 1815

  第五节 甘遂烷型三萜 1825

  第六节 葫芦烷型三萜 1839

  第七节 齐墩果烷型三萜 1842

  第八节 乌苏烷型和蒲公英烷型三萜 1858

  第九节 塞拉烷型三萜 1869

  第十节 羽扇豆烷型三萜 1874

  第十一节 何帕烷和羊齿烷型三萜 1884

  第十二节 柠檬苦素型三萜 1888

  第十三节 其它三萜类化合物 1908

  第十章 其它萜类 1915

  第一节 二倍半萜 1915

  一、长链二倍半萜 1915

  二、含有单环的二倍半萜 1919

  三、含有双环的二倍半萜 1920

  四、含有三环的二倍半萜 1922

  五、含有四环的二倍半萜 1926

  六、结构复杂的二倍半萜 1933

  第二节 四萜和类胡萝卜素类化合物 1937

  一、四萜 1937

  二、类胡萝卜素类化合物 1959

  第十一章 苯丙素 1966

  第一节 简单苯丙素 1966

  第二节 香豆素 1988

  第三节 木脂素 2044

  第十二章 甾体 2166

  第一节 常见甾体 2166

  一、雄甾烷类 2166

  二、孕甾烷类 2167

  三、强心苷类 2172

  四、胆甾烷类 2176

  五、麦角甾烷类 2177

  六、麦角内酯类 2180

  第二节 其它甾体 2183

  第十三章 二苯乙烯 2195

  第一节 简单二苯乙烯 2195

  第二节 二苯乙烷 2212

  第三节 2-苯基苯并呋喃 2224

  第四节 二苯乙烯低聚体 2235

  一、二苯乙烯二聚体 2235

  二、二苯乙烯三聚体 2263

  三、二苯乙烯四聚体 2278

  第十四章 环庚三烯酚酮和脑苷脂 2287

  第一节 环庚三烯酚酮 2287

  第二节 脑苷脂 2291

  第十五章 海洋天然产物 2303

  第一节 萜类 2303

  第二节 甾体 2330

  一、孕甾烷类 2330

  二、胆甾烷类 2333

  三、麦角甾烷类 2344

  四、豆甾烷类 2355

  五、其它甾体类 2361

  第三节 生物碱 2380

  第四节 其它类海洋产物 2398

  第十六章 氨基酸和糖 2414

  第一节 氨基酸 2414

  第二节 糖 2419

  化合物名称索引 2422

  化合物分子式索引 2510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