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虢州砚,又名虢州砚、稠桑砚、钟馗砚,是一种历史悠来自久的传统手工艺品。产于古虢州(今河南省灵宝市朱阳镇紫石沟),故名。虢州石除用以制砚,因其色彩斑斓如画,还用以制作砚屏和观赏石。2360百科006年,虢州石砚入选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中文名称 虢州石砚
- 产于 古虢州
- 特点 色紫可爱,发墨不渗
- 开发时间 唐代
简介
秋如知裂游谈 虢州石从唐代已开始用以制砚,唐代李济翁《资睱集》记载:"元和初,叔祖宰虢,山涧得一紫石,琢为砚,名稠桑砚。"虢州石砚是历史名砚之一,唐时曾列为贡品,唐杜佑《通典》记载:"虢州岁贡十砚。"
虢州石质细润,以紫红色为主。北宋米芾《砚史》记载:"虢州石,色紫可爱,发墨不渗。久之,石渐损回硬,墨磨之则有泥香。"
当今,虢州石砚得以进一步开发利用,除紫红色为,发现檀紫、鹅黄、土黄、碧绿、三彩等共十余种色彩的虢州石。
特色
明代林有麟《素又令汉园石谱》记载:"虢州来自朱阳县,石产土中,或在高山,其质甚软,无声。一种色深紫,中有白石如圆月;或如龟蟾吐云气之状,两两相360百科对。土人就石段中揭取,刚约点化镌治而成,间有大生如圆月者极少。又有一种色黄白,中有石纹如山峰,罗列远近,涧豁相通,亦是成片修治镌削,度其巧趣乃成物象。以手抚之,石面高修搞客低,多做研屏,置儿案间,全如图画。"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