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无目矿火》是清代小说家盾算积烧看举社善药蒲松龄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故事讲述了在山东沂水县的无目龙(没有双眼的龙)坠落事件。
- 作品名称 龙无目
- 创作年代 清朝
- 作品出处 《聊斋志异》
- 文学体裁 小说
- 作者 蒲松龄
原文
沂水大雨(1),忽堕一龙,双睛俱无,奄有馀息(2)。邑令公以八十席覆之(3),未能周身。又为设野祭。犹反复以尾击地,其声堛然(4)。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沂水:今山东省沂水县,清初属沂州。
(2)奄有馀息:微弱得只剩一丝呼吸。奄,气息微弱的样子。息,气息。
(3)邑令公:指沂水知县某人。
(4)堛(bì毕来自):本义为土块。此用以象声。
译文
山东沂水县下大雨时,忽然从天上掉下一条龙来,两只眼睛全没了,还有微弱的气息。县令大人用了八十张芦席来盖它,都没能盖严整个龙身来自。又为它摆设野祭。龙仍然反复地用尾巴击打地面,发出非常大的声响。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 年),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人。蒲松龄一360百科生热衷功名,醉心科计本威故丝稳举,但他除了十九蛋张声年哪状素草末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久液兵谈诗验郁郁不得志。他一面教书,一面劳上应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补了个岁贡生,四年后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天现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斋志变愿战置冲而异》外,还有《聊斋文集》和办件传固约染轮兵冷《诗集》等。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