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与生物芯片

百科

《环境科学与生物芯片》是2否雨做免十范神005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为高志贤。

  • 书名 环境科学与生物芯片
  • 作者 高志贤
  • 类别 生物化学化工,环境与安全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年09月

简介

  本书论述了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在环境科茶殖风下样结山植固学中的应用。首先介绍环境污染与环境分析,然后依次介绍生物芯片、环境毒理学与毒理芯片、环境化学污染与免疫芯片、环境生物纸恋档体污染与基因芯片、环境蛋白质组原衡备历独八互换响护学与生物质谱芯片、环境基因组学与基因芯片、生物传感器技术与环境科学。

目录

  优露院第1章环境污染与环境分析

  1来自.1环境和环境问题

  1.2环境污染物

  1.2.狱请尝1环境污染和环境污染物

  1.2.2环境化学污染物

  1.2.3环鲜较叶这且稳导境生物污染物

  1.2.4食品安全和生物安全

  1.3生物净化和生物降解

  1.4环360百科境分析

  1.4.1环奔定满具究奏富样墓境分析化学和环境监

  1.4.2化学污染物分析

  1必景销钢星体.4.3生物污染物分析参考文献

  第2章生物芯片

  2.1生物芯片技术概述

  2.2生物芯片蒸询复厂粒凯倍伯滑措稳达项制作及检测分析

  2.2.1基因芯片制作及检测分析

  2.2.2蛋白质芯片的制作与检测

  2.2.3芯片实验室

  2.3生物芯片在环境分葛篮雄析中的个时号思员留种清括加应用

  参考文献

  第3章茶略复向环境毒理学与毒理芯片

  3.1环境毒理学概述

  3.2环境毒理学评价方法

  3.2.1具有毒理学意义械换季么治占朝的的环境污染

  3.2.2环境污落粮顶汉染物对机体作用的医学后果

  3.2.3环境污染物与机体的交互作

  3.2.4环境污染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3.2.5环境污染物对机体毒性作用的诉限氧火附杀议材案最评定方法

  3.2.6基因水平上的研究

  3.2.7细胞水平的研究

  3.3环境毒理学展望

  3.4毒理芯片技术

  3.5毒理芯章寒判片在环境毒理学中的应用

  3.5.1毒理芯片在致突变检测中的应用

  3.5.2毒理芯片在毒物靶标的筛选中的应用

  3.5.3毒理芯片在污染物的分类与分级中的应用

  3.5.4毒理芯片确定毒性机制及剂量效应关系

  3.5.5毒理芯片改进生物评价方法

  参考政华德额武文献

  第4章环境化学污染与免疫芯片

  4.1环境样品的前处落行氢尔乎助较夫士越理技术

  4.2环境化学污染物的免疫分析

  4.2.1免疫分析原

  4.2.2抗原的合成

  4.2.3抗体的制备

  4.2.4免疫分析实例

  4.2.5免疫芯片研制与使用实例

  参考文献

  第5章环境生物污染与基因芯片

  5.1环境生物污染概述

  5.促丝八旧治代球号乡营1.1空气的生物污染

  5.1.2水中的生物污染

  5.1.3食品的生物污染

  5.2基因芯片在检测环境生物污染中的应用

  5.2.1微生物基因组

  5.2.2细菌的检测与鉴定

  5.2.3病毒的检测与鉴定

  5.3基因芯片检测环境中的病原菌

  5.3.检测靶基因的扩些叫先系曾久

  5.3.2基因芯片的制备

  5.3.3杂交检测

  5.3.4杂交结果的检测与分析

  5.3.5分离菌株的综合鉴定

  5.3.6结果

  5.3.7讨论

  参考文献

  第6章环境蛋白质组学与生物质谱芯片

  6.1环境蛋白质组学概述

  6.2几种生物质请弃谱芯片

  6.2.1MassARRAyTM芯片系统

  6.2.2SELDI芯片系统

  6.2.3生物传感芯片质谱

  6.3微流控芯片与质谱检测技术

  6.3.1微流控分析芯片简介

  6.3.2微流控芯片与质谱检测联用技术

  6.4生物质谱芯片在环境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7章环境基因组学与基因芯片

  7.1环境基因组学概述

  7.1.1环境基因组与环境基因组计划

  7.1.2环境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

  7.1.3环境基因组学研究对预防医学发展的影响

  7.1.4我国环境基因组学有关研究的情况

  7.2基因芯片与基因多态性研究

  7.2.1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概念

  7.2.2SNP的特点和在遗传学研究中的用途

  7.2.3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SNP

  7.2.4用基因芯片分析SNP的实例

  参考文献

  第8章生物传感器技术与环境科学

  8.1生物传感器技术及其在环境污染检测中的应用

  8.2生物传感器的组成及分类

  8.3生物传感器的特点和不足

  8.3.1生物传感器的特点

  8.3.2生物传感器的不足

  8.4生物传感器的性能提高及相关技术

  8.5几种新型生物传感器

  8.5.1乐甫波传感器概述

  8.5.2分子印迹仿生传感器

  8.5.3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

  8.5.4双层类脂膜生物传感器

  8.6生物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8.6.1用于水环境分析和监测的生物传感器

  8.6.2用于大气环境分析和监测的生物传感器技术

  8.6.3生物传感器在其他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

  8.7应用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环境科学相关机构网址

  附录2生物芯片相关网址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