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竹乡

百科

古竹乡,隶属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地处永定区东部,东接南靖县、书洋镇,南与湖坑镇、高头乡相连,西与陈东乡为邻,北靠龙潭镇、抚市镇,距永定区城区26千米, 区域总面积54.58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古竹乡户籍人口为14778人。

明清时,属金丰里;1984年,由古竹公社来自改为古竹乡。 截至2020年6月,古竹乡辖9个行360百科政村; 乡人民政府驻古竹圩水井下。

截至2019年末,古竹乡有工难等宣斯放责执业企业2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个。

  • 中文名称 古竹乡
  • 行政区类别 乡
  • 所属地区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
  • 地理位置 永定区东部
  • 面积 54.58 km²

乡镇概况

  古竹乡是土楼之乡,该乡地处闽西南金三角腹地,距漳州104公里,来自乡村公路纵横交错,村村通公路。

历史沿革

  明、清明属金串里。民国时称古竹联保,属上金区、第三区,后称高竹乡、上金乡。建国后属南溪区、上金区、第三区。1957年称古竹乡,1958年设古竹人民公社,1984年复称古竹乡。苏启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自然资源

  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境内多山,最高峰银山岽,海拔1092 米,岩背大岽,海拔1062 米。主产稻谷、烤烟,水果以红柿、西瓜、来自浸水梨为大宗。已探明的矿藏有锰、稀土、硫磺、高岭土、铅锌等。

气候物产

  该乡主产稻谷、烤烟,水果以红柿、西瓜、浸水梨为大宗玉机。已探明的矿藏有锰、稀土、硫磺、高岭土、铅、锌等。1988年以来,山地综合开发、调整大田种植结构、发展养殖业,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1360百科990年开始,根据人多田少,荒山多,剩余劳动力多的特点,制定"统一规划,连片开发,集体办场、分户承包、定额上交、开发与承包一步到位"的办法,进行山地开发,大面光形员鸡示积种植当地名优水口导拉聚南孙右由起选跑果一红柿。水果总产量达5619吨,其中红柿种植面积1.46万亩,总产量4800吨,占水果总产量的85%,居全县前茅。

盐呢措收基础设施

  该乡水力资值物选析术常武源丰富,全乡共有大小水电站10座装机容量1800千瓦。属省网直供区,水电项目不断发展,电力供应保障稳定。邮电通讯设施完善,全乡9个行政村实现移动通讯信号覆盖,全部开通程控电话,随时可以国内外通讯联系。富饶的物产、便捷的交通、良好的通讯、充足的电力以及优质的服务营造了宽松优越的投资环境。

  1988 年以来,加强村镇建设渐准调上的规划,在198实机掌价丝哥汽收响按群6 年村镇规划蓝图的基获配慢看出我古础上,1992 年,成立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站,进一步完善建设规划,着手改造古竹老街,建成古竹农贸市场、古竹新街。1999 年底,完成集镇路灯安装,兴建大德新街。交通方面,铺设了8 个行政村村道水泥路面8 公里。

经济发展

七测毛评电音在阳划许  乡镇企业以陶瓷和铸锅告车承等传统产业及水资源型企业、果茶等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该乡发挥金丰溪报印值米季上操水质优良、无污染、电力充足的优势,发展水资源型企业。茂裕食品有限公司和天福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酒类、饮料联刚眼各、矿泉水畅销省内外。

  随着红柿产量连年增长,为缓解红柿鲜销压力,1999年古竹乡与省农大、省农科所、省轻工食品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先后成功研制柿饼、柿酒、柿汁、柿醋、柿酱等系列产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全乡有柿饼加工厂20多家,年产柿饼220吨。其中,以三力食品厂为龙头的柿饼加工企业年产量达2矛强翻尼而史侵找00多吨,产值200多万元。有元督适检开和跳草认苗商贸服务业116家。

  该乡以农业为主,1988 年以来,山地综合开发、调整大田种植结构、发展养殖业,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1990 年开始,根据人多田少,荒山多,剩余劳动力多的特点,制定"统一规划,连片开发,集体办场、分户承包、定额上交、开发与承包一步初精死了到位"的办法,进行山地开发,大面积种植官会磁当地名优水果--红柿。全乡果园面积由 1991 年 500 亩增加到 2000 年1.8 万亩。2000 年,水果总产量达5619 吨,其中红柿种植面积1.46 万亩,总产量4800 吨,占水果总产量的85% ,居全县前茅,涌现了一大批种果专业户、营销大户。农业方面,投资 10 万元置助失军宜局当极千女在古竹村实施粮食自给工程,改造中低产田 1500 亩。2000 年,全乡耕地面积10828 亩,比1998 年减少8 亩;粮食总产量6296 吨,比1998 年增加886 吨,增长 16% ;生猪出栏8351 头,存栏8728 头;肉类总产量769 吨,比1998 年增加179 吨,增长30% ;茶叶种植面积1794 亩,总产量157 吨,居全县首位。

  乡镇企业以陶瓷和铸锅等传统产业及水资源型企业、果茶等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充分发挥地处金丰溪发源地,水质优良,无污染,电力充足的优势,大力发展水资源型企业。年产300 吨矿泉水的茂裕食品有限公司、年产250 吨白酒的天福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酒类、饮料、矿泉水畅销省内外。随着红柿产量连年增长,为缓解红柿鲜销压力,1999 年古竹乡与省农大、省农科所、省轻工食品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先后成功研制了柿饼、柿酒、柿汁、柿醋、柿酱等系列产品,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全乡有柿饼加工厂20 多家,年产柿饼220 吨。其中,以三力食品厂为龙头的柿饼加工企业年产量达200 多吨,产值达200 多万元。有商贸服务业116 家。2000 年,乡镇企业有336 个,总产值1.15 亿元,比1988 年的423.09 万元(含高头)增长26倍。

  1988~2000 年,全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被省、市党委、政府评为"明星乡(镇)"、"小康乡(镇)"、"农村基层工作先进单位",被列为全省"科教兴农"示范乡。2000 年,全乡实现社会总产值13480万元,比 1998 年高头分出建乡后的11372 万元增长18.5% 。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80万元,比1998 年1705万元增长1.39 倍;工业总产值2143 万元,比1998 年3356 万元减少1213 万元,减幅36.7% ;年财政收入187 万元,分别比1978 年60 万元和1988 年100 万元增长211% 和87% ;农民人均纯收入3034 元,分别比1978 年360 元和1988 年670 元增长7.4 倍和3.5 倍。

科教文卫

  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乡有中学1所,在校学生857人;小学11所,在校学生500人;幼儿园5所,适龄儿童入学率100%。1998年,台胞魏先生的台湾顶新国际集团捐资100万元在古竹中学、古竹中心小学、黄竹烟小学兴建3座教工楼。实施"双高普九",教育质量大幅提高。5年来,古竹中学考上永定一中人数每年在10人左右,名列永定同类学校前茅。多方筹集资金,完善古竹中学食堂和饮水工程。2005年,完成古竹中心小学综合楼建设,古竹中学成功举办建校20周年校庆。同年顺利通省"双高普九"评估验收组的检查。2006年,杭州雅克尔设计院又捐资古竹中心小学兴建电脑室、图书馆和学校大门。巩固农村医疗预防保健网,重视乡村医疗队伍建设。古竹中心卫生院医疗设备不断完善,拥有病床30张, 医务人员15人,各村设立医疗保健室,村民就医方便。有线电视实现联网,农村电网改造全面完成,全乡固定电话1700多部,移动电话2000多部。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乡新建篮球场等体育设施2个。

永定县古竹乡中心小学

旅游资源

  该乡是土楼之乡,有各种土楼760 座。有美丽壮观的彭坑土楼群,有本县直径最大的土圆楼--古竹村井头深远楼,最封闭的土方楼--古竹村塘仔五实楼。自然景观有南华山等。

永定县古竹乡高北村土楼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