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地然理与旅游学院院长、区域与城市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安联徽省旅游学会副会长,江苏省镇江市、安徽省池州市政府旅游发展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长期从来自事人文地理和旅游地理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杀待3 项、国家软科学基360百科金出版类项目 1 项,省部级项目 6 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Tourism Management》士大、《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旅游学刊》、《人文地理》、《地理科学进展》职兰剂视、《经济地理》、《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城市规划汇刊》、《中国苦软科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100 余祖移点篇,出版科学出版社专著1部,主编高教出版社教材 1 部,承担地方委托区域发展、旅游规划等项目 100 余项。
- 中文名称 苏勤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
- 出生日期 1964年
- 毕业院校 南京大学
人物经历
1、1985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地理学,获理学学士学位。

2、1997至1998年在东北师范大学全国经济地理助教进修班学习。
3、2004 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
4、2004 年10月至 2006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
主要贡献
1、旅游对古镇地方性的影响研究--基于周庄的多案例考察.地理科学,2016,36(5)。
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来自的乡村旅游发展--理论反思与困境突破.地理研究,2015,34(8)。
360百科 3、古镇文化身份脆弱性的社会建构及其意义--多元话语分析模式的尝试.地理科学,2014,34(7)。
4、21世纪以来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旅游学刊,2013,28(12)。
5什衡、世界遗产地旅游者地方感影响紧设战读里关系及机理分析-素航放歌皇职清黄路原-以苏州古典园林为例.地理学报,2012,67(8)。
6、社区参与对旅游地居民社区归属感的中介效应--以浙江安吉为例.地设担集划际口传革理科学,2012,32(3)。
7、旅游购物者分类研究--以黄山市国内旅游三洲压封增者为例.地理科学,声身冷万台茶需香待十是2010,30(2)。
8、历史城镇类旅世游地居民交往偏好分化及测度-以周庄为例.旅游学刊,2009,24(5)。
9、国外乡村旅游研究随斯怎染对社稳宗节项透视.经济地理,2007,27(6):1046-1050。
10、国外有关断哥报护城效担式旅游资源游憩价值评估的研究综述.旅游学刊,2006,21(4)。

11、旅游者动机与行为类型研究.人文地理,2005,20(4)。
12.ComparativeStudyonResidents'PerceptionsofTourismImpactinTourismPlaces--ACaseStudyofXidi,ZhouzhuangandJiuhuaMountain,CHINESEGEOGRAPHICALSCIENCE,2005,15(1)。
13、基于态度与行为对我国旅游地居民的类型划分.地理研究,2004,23(1)。
14、旅游者类型及其体验质量研究花杂国防岩斯压.地理科学,2004,24(4)。
15、基于文化地理学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理论思考.城市规划汇刊,200视敌营迫注煤背吗态害家3(4)。
16、面临新城市贫困我国城市发展与规划的对策研究.人文地理,2003,18(5)。
17、我国新城来市贫困问题研究进展.中国软科学.200先补袁鲜缩范浓留3.8。
18、转用拿殖施吃船皇球军供余型期我国中等城市新城市贫困问虽记立各装眼学跟题实证研究.经济地理,2003,23(5至问及工吸建京)。
19、旅游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0、安徽沿江地带投新资环境综合研究.长江流域体林资源与环境,1997.6(4)。
21、黄山贫困山区资源特点及治贫开发对策.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6.5(4)。
22、芜湖市利用外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经济地理,1995,16(1)。
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南水乡古镇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空间分异与作用机制(41071099)。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旅游发展背景下古镇社会空间变迁的过程与机理(41371160)。
3、国家软科学基金项目--旅游社会文化区域影响(2012)。
4、亚洲开发银行技术援助项目--皖北地区整体协调发展战略和政策研究(2014)。
5、世界银行技援项目--安徽实施东向发展战略的目标体系和实施步骤(2008)。
6、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与长三角区域经济整合与协调发展研究(AHSK03-04D20)。
7、安徽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安徽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05035025)。
8、安徽省人文社科基地重大研究项目--皖南古村落旅游开发的社区效应及其管理模式改革研究。(2005sk069)。
9、安徽省领导圈定项目--主体功能区划分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及对策研究(SLDQDKT0806)。
10、安徽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皖江城市带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11020503072)。
11、安徽省黄山市旅游十一五规划(黄山市旅游局,2005)。
12、安徽省芜湖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芜湖市旅游局,2006)。

13、安徽省生态旅游规划(安徽省旅游局,2007)。
14、江苏省苏州市乡村旅游规划(苏州市旅游局,2008)。
15、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
16、安徽省芜湖市物流业发展规划(芜湖市发改委,2009)。
17、安徽省颍上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颍上县旅游局,2010)。
18、安徽省芜湖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芜湖市旅游局,2010)。
19、芜湖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芜湖市发改委,2010)。
20、新疆自治区和田皮山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安徽省旅游局,2011)。
21、安徽省乡村旅游发展十二五规划(安徽省旅游局,2012)。
22、安徽省灵璧县旅游发展规划(灵璧县旅游局,2012)。
23、九华山大愿文化园导游解说词(安徽九华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13)。
24、安徽省升金湖自然保护区及流域生态旅游规划(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2014)。
25、安徽省寿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寿县旅游局,2015)。
26、安徽省水利风景区发展规划(安徽省水利厅,2016)。
获奖记录
1、国家旅游局优秀旅游学术成果奖。
2、安徽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
3、安徽师范大学教师教学优秀奖。
来自 4、安徽师范大学优秀教材奖。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