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人生

百科

《京都人生》 是清华大学出版社 于2015年1月1日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鹫田清一

  • 书名 京都人生
  • 作者 鹫田清一
  • 译者 田肖霞
  • ISBN 9787302388159
  • 定价 39元

前言

  有我的整个人生:京都206路

  久违的206路。我自打生下来就住在这条公交线旁边,但不管是上第斯矛雨式义够径相加学还是玩耍,我的生活总是迈来自过这条线,几乎没坐过206路公交车。

  这条线沿途挤满了著名的寺庙。我常常经过寺庙门口,却只进过其中很少几处。西本愿寺离我出生、长大的家只有两百米。我曾在寺门口的大路上玩棒球蹭坏了墙壁剧但措其女苦假久照,玩累了就进寺庙,用龙形的"御360百科手水"洗头,然后在休息处讨杯冰茶喝。但在四十岁之后,我才瞻仰该寺至关重要的飞云阁。银阁寺和206路热风很左隔开一截,从我上了十年的大学走过去只要十五分钟,而我至今还没进去过。常听说东福寺的庭院很美,也没去过;广隆寺的弥勒菩萨,我也只在美术课本上看过。至于南禅寺和高台寺,几年前陪远道而来的客人才第一次去,金阁寺和龙安寺则是三十岁之后去的。

  不花钱就能在这些寺院休息让人不会装来听罪远群师今已有付钱进寺的感觉,所以在这趟公交旅程中我暂时放弃那些需要门票钱的地方观故损。东面自三十三间堂起,经过智积承激怎门整村治子复院、知恩院,从平安弦城讲婷跟深神宫一侧上行;西面则从大德寺经过北野天满宫旁,然后掠过二条城的背后、壬生寺的一侧,往西本愿寺和东本愿寺下行……据说这些地方都有气派的庭院,不过,且让我一概过门不入。

  在乘车前东想西想也没用,不过我们也可以预先想象一些场景:京都的花街、往昔的青楼、情人旅馆区中,规模较大的都集中在这条公交沿线,如五条乐园、宫川町、右了切甚川证宽会初安井、只园、冈崎、上七轩、五番町、岛原等。还有不少赏花点,如八坂神社、冈崎、贺茂川、樱花胜地平野神社、梅花胜地北野天满宫教烟农取医复。另外就是大学。东侧沿线有京都女子大学、华顶大学、艺术大学音乐系、京都大学、京都工业纤维大学、京都圣母女子大学、京都府立大学、大谷大学、佛教大学、龙谷大学。同志社大学和立命馆大学离206路也只有两站路。学问之地也几乎都集中在这条线。

  苦读,痴恋,疯范酸东受矛套的玩,有时念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条路仿佛人生。

  京大以前有位哲学老师一夜游乐后,直接从只园打车去学校讲课;有学生在大雪纷飞的除夕夜翻墙溜进银阁寺的庭院,在跨年宴会上烂醉之后冻死;也有一些学万评天生在大文字送火1的前一天集体登山,藏在树林里,在大文字点火的同时一齐拿出手电点亮,使"大"字变成一个"犬"字,让京都市民大为光火。想必还有许多男生在这条公交线告别了处男时代。这里,搞得起首映礼的大影院少,潦倒的小影院扎堆。既有逼仄的商业街,也有繁华的市民娱乐场所,例如歌舞息女以官练场和南座。这条公交线汇集了许多城市里妈妈待回忆,"圣"、"性"、"学"、"游",形成层叠的记忆套盒。

落冲培岁油收劳气  不用说,这样的街道通向"那个世界":法悦的世界(神社佛阁),推论的世界(大学),陶醉的世界(花街)。然而就须常在这些"表象"的边缘,在京都人低调、恭谨、认真的日常之中,还有许多通向更远的"另一个世界"(autre monde)的孔洞。我接下系地均艺突节夫吗排来要书写的,其实是生长于此地的人们所创造的"背后的206路",也就是正常体温下的京都,以及在那上面开敞的各种孔洞。

  寂寞的人们悄然前往的神社与只园背后衰败的情人旅馆区接壤。为疾病所苦的人们把钉拔地藏当成救命稻草频繁拜望。某座著名寺庙的塔头1,如今成了可疑男子们的聚集地。闪着钝重金属货东深端一的光泽、如同宇宙基地的高楼群紧贴在茶馆之后。商店里的商品像垃圾般散落在地板和过道上。元祖和身若候投本家烤年糕在马路两边唱对台戏。花街背后响起织机声。"男"人专属的电影或秀正在某间剧场上演。色情影院的票价永远都是五百日元,如此等等。

  这条公交线沿途-吉田、下鸭、古门前、上七轩,或是稍远一些的衣笠、莲华谷-不论哪个时代都有"三奇人"出没(只园大概有数不清的能人异士)。这些地方,以及这些人,与其说是世界的极限,不如说是通向"那个世界"的中继站。

  有奇人的街道适宜居住。事实上,如果没有能容纳"奇人"的通达世界,束缚就会太强、太紧,不宜居,让人想马上搬家。但若新居所还是与之前搬离的地方一样,那只能说是命。

  据说,没有在京都绵延十几代就不算京都人,荒唐。十几代的只有中京、上京的点心老店或裁缝老店。西阵的住户大多来自丹波或丹后,在室町横行的则是原籍近江的商人。手艺人多是北陆的。许多"媳妇"来自大阪。还有,掌管京都的阶层原本就大多来自关东等其他地区。藤原、平、源、足利、丰臣、萨摩藩长门藩……搅乱京都的全是些外来户,而以汤川秀树打头的一代代诺贝尔获奖者,或者号称是京大"著名"教授的一群人,几乎没有哪个是京都本地人。即便有,最多也就是第三代。京都首先是"外来的大人物"、"外来的部队"的争锋之地。对那些碰巧在当时来京都打拼然后住下来的人来说,实在是不胜刀兵之扰。顺便一提,我们家的亲戚全都是从爷爷那一代,自北陆的福井逃来此地的。尽管如此,到了第三代,就被旁人称作是"京都人"。

  城市不是施政者一个人的。施政者或许拥有它,但在同一个地方持续过日子的是民众。施政者把民众的屋子挪开,修路、建宅邸或建寺庙,而民众只要找到别的空隙,就在那里继续过下去。因为他们有工作。因为他们要牢牢抓住工作。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联系产生了。对那些来城市打拼然后就此住下的人来说,联系不再是血缘,他们被老家、被城市的统治层推挤到一边,联系是他们之间相互扶助的人际网。有时为了维护这张人际网,他们会向内封闭。在没有进到他们的网之前,他们习惯"对陌生人说不"。但如果有同伴的介绍,陌生人也能得到很好的接纳。只要有一个朋友,就能进到细节深处,这就是京都。

  "联系"体现出那些靠联系生活的人们的人生。如果说,某个人依靠小小的联系,以他自己的方式缠绕和笼络,编织他的人生,那么这则"京都指南"的背后,或许就是我的人生。或许我回避的地方正是我人生的底片。也有一些地方是我本不想回避然而又无法讲述的。还有一些地方和我的关系太密切,或是讲述它们让我受不了,让我沮丧,所以我没法讲。这些地方大概才刻着真正的"历史",可是提起它们,哪怕是现在,都会有过于鲜明的"面孔"一个接一个地浮现。在这一层意义上,我还是只能讲述这座城市的上层澄清的部分。不过即便只是上层澄清的部分,也足以窥见这座城市的"历史"背后养成的"另一部历史"。大部分"京都人"从外地来这座城市讨生活,回不了故乡,就此长居,他们在城市的罅隙里顽强地传承着一种文化,如果能让人看到这种文化的一鳞半爪,我写这本书就是有意义的。

  尽管自身没能继承几分这座城市的历史和传统,但我确实是一名生长于斯、沉浸其中的"京都生活者"。接下来便是我坦诚得近乎羞愧的"京都指南"。

  那么出发吧。乘坐"京都206路",从京都站往东。

目录

往 东

  在京都站下车/003/

  拉面文化/005/

  京都烧/009/

  山本曼波/011/

  味之味/014/

  七条内滨/016

往 北

  /清水坂/021/

  京都是"古都"吗?/023/

  安井/025/

  高台寺塔头--奇人们的住处/028/

  再次讲述奇人传说/031/

  "普通"消失的城市/033/

  从石塀小路到下河原町/036/

  城市正在遭受空袭/039/

  只园今昔/042/

  有褶子的城/045/

  折叠的时间/046/

  只园新桥/048/

  举止与舞蹈--南座/049/

  一钱洋食/052/

  间接性美学/053/

  人工美学/057/

  还有皮格马利翁美学/059/

  大碗面、糊汤面和鲱鱼荞麦面/061/

  乌冬面的形态/062/

  烫海鳗和青花鱼寿司的悲哀/065/

  继续漫步只园/067/

  穿过新门前,到古川町/069/

  三条/072/

  京都的"口"/074/

  多亏了分手费/075/

  有巨大孔隙的时代/077/

  宠爱学生的街区-从东一条到百万遍/080/

  与视而不见相反-绕道前往出町/083/

  一句"有趣"/086/

  咖啡馆-让人得以孤独的地方/089/

  咖啡馆消失了……/092/

  伊甸之东/094

往 西

  下鸭--这里也有奇人的传说/097/

  京都人喜爱极端,喜爱新事物/100/

  限制的明确/102/

  "穷讲究穿"的真实心境/106/

  从青虫到成虫/108/

  "不能让十五岁的春天哭泣"/110/

  北山通/113/

  从加茂街道望见的景色/116/

  贺茂的蔬菜--前缀"お"和后缀"さん"/117/

  物有时令……/120/

  都市中心的郊外/123/

  棋盘格/126/

  过去乌丸车库还在的时候/129/

  稍微走个几步……/132/

  自治都市/136/

  虚都/138/

  元祖和本家--今宫的烤年糕串/140

往 南

  京都的纵轴/147/

  生活世界的神佛/148/

  阿龟/150/

  上七轩一带/152/

  西阵的夜/153/

  精密工业--技术之城,西阵/155/

  节约的文化--循环使用/158/

  和服的文化/159/

  "京都和服"的骄傲/161/

  "粹"/164/

  西阵京极/165/

  迟暮影院/167/

  旧车站/170/

  天使穿越/172/

  孩子们肆意成长的地方--六条商店街/175/

  西本愿寺和岛原一带--都市的圣与性/179

往终点站

  旅程的结束/185/

  不仅仅是京都的问题/187/

  乘出租车转悠寺院神社?/189/

  "京都也给糟蹋了"/191/

  古老町家和西洋建筑的历史是一样的/194/

  有关"京都范儿"的讨论/197/

  固定观念/199/

  外来的京都复兴提案,京都人不即不离/201/

  京都的特技?/205/

  都市的条件--世界敞着开口的地方/207/

  终点/211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