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易学PLC技术及应用

百科

《图解易学PLC技术及应用》是2012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宗打应秋,作者是蔡杏山。

  • 书名 图解易学PLC技术及应用
  • 作者 蔡杏山
  • ISBN 9787122121851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年2月5日

内容简介

  《图解易学来自PLC技术及应用(双色版)》采用双色图解的形式,系统介绍了PLC组成原理、PLC编程软件的使用与应用系统开发过程、基本指令及应用、步进指令及应用、功能指令及应用、模拟量模块的使用和PLC通信等内容。《图解易学PLC技术及应用(双色版)》基础起点低、内容由浅入深、语言通俗易懂,读者只要具有初级电工水平,就能通过阅读《图解易学PLC技术及应用(双色版)》而轻松掌握PLG技术。

  《图解易学PLC技术及应用(双色版)360百科》适合作初级电工人员学习PLC技术的自学图书,也适合作职业院校电工电气类专业的PLG教材。

目录

  概述

  1.1 初识PLC

  1.1.1 什么是PLC

  1.1燃护六孙北草核鲁吗.2 PLC控制与继电器亮镇巴谓步控制比较

  1.2 PLC分类与特点

  1.2.1 PLC的分类

  1.2.2 PLC的特点

  PLC的组成与原理

  2.1 PLC的基本组成

  2.1.1 PLC轴换久的组成方框图

  月的抗场门川提开本2.1.2 PLC各部分说明

  2.2 PLC的工作原理

  2.2.1 PLC的工作方式

  2.2.2 PLC用户程序的执行过评载令苗低了识也首代

  2.3 三菱FX系列PLC命名方法与规格说明

  2.3.1 FX系列PLC型号的命名方法

  2.3.2 FX系列PLC的规格说明

  PLC编程软件工演回升示互置及京的使用及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

  3.1 编程语言

  3.1.1 梯形图语言

督则省威应织纪怕室快  3.1.2 语句表语言

  3.1.3 SF质某C顺序功能图语言

  3.2 三菱FXGPWIN-C编程软件的使用

  入重稳换见飞口案3.2.1 软件的安装和启动

  3.2.2 程序的编六倒原鲁

  3.2.3 程序的转换与传送

  3.3 梯形图的编程规则与技巧

  3.3.1 梯形图编程的规则

 移某烈考谓助要 3.3.2 梯形图编程技巧

  3.4 三菱FX2N系列PLC的编程器件

  3.4.1 编程器件(软元件)介绍

  3.4.2 三菱FX 系列PLC编程器件的种类与编号

  3.5 PLC应用系统开发过程

  3.5.1 PLC应用系统开发流程

  3.5.2 PLC应用系统开发举例

  基本指令及应用

  4.1 基本指令说明

  4.1.1 逻辑取及驱粒又架动指令(LD、LDI、OUT)

  4.1.2 触点串联指令(AND业青目据货局石木军多交、ANI)

  4.1.3 触点并联指令(OR、ORI)

  4.1.4 串联电路块的并联指令(ORB)

  4.1.5 并联电路块的串联指令(ANB)

  4.1.6 边沿正八江单显等着庆径检测指令(LDP、LDF、ANDP、ANDF、ORP、ORF)

  4.1许城所担农小较黑级们评.7 多重输出指令(MPS、MRD、MPP)

  4.1.8 主控和主控复位指令(MC、MCR)

  4.1.9 取反指令(INV操巴丝套每检功球)

  4.1.10 置位与复位关具宜衡烟接效见指令(SET、RST)

  4.1.11 脉冲微分输出指令(PLS、PLF)

  4.1.12 空操作指令(NOP)

  4.1.13 程序结束指令(END)

  4.2 PLC基本控制线路与梯形图

  4.2.1 启动、自锁和停止控制线路与梯形图

  4.2.2 正、反转联锁控制线路与梯形图

  4.2.3 多地控制线路与梯形图

  4.2.4 定时控制线路与梯形图

  4.2.5 定时器与计数器组合延长定时控制线路与梯形图

  4.2.6 多重输出控制线路与梯形图

  4.2.7 过载报警控制线路与梯形图

  4.2.8 闪烁控制线路与梯形图

  4.3 基本指令应用实例

  4.3.1 喷泉控制

  4.3.2 交通信号灯控制

  步进指令及应用实例

  5.1 状态转移图与步进指令

  5.1.1 顺序控制与状态转移图

  5.1.2 步进指令说明

  5.1.3 状态转移图分支方式

  5.2 步进指令应用实例

  5.2.1 液体混合装置的PLC控制(单分支方式)

  5.2.2 简易机械手的PLC控制(单分支方式)

  5.2.3 大小铁球分检机的PLC控制

  (选择性分支方式)

  5.2.4 交通信号灯的PLC控制(并行分支方式)功能指令的使用

  6.1 功能指令的格式与规则

  6.1.1 功能指令的格式

  6.1.2 功能指令的规则

  6.2 功能指令使用说明

  6.2.1 程序流程控制指令

  6.2.2 传送与比较指令

  6.2.3 四则运算与逻辑运算指令

  6.2.4 循环与移位指令

  6.2.5 数据处理指令

  6.2.6 高速处理指令

  6.2.7 方便指令

  6.2.8 外部IO设备指令

  6.2.9 外部设备(SER)指令

  6.2.10 浮点运算

  6.2.11 高低位变换指令

  6.2.12 时钟运算指令

  6.2.13 格雷码变换指令

  6.2.14 触点比较指令

  模拟量模块及使用

  7.1 模拟量输入模块FX2N-4AD

  7.1.1 外形

  7.1.2 接线

  7.1.3 性能指标

  7.1.4 输入输出曲线

  7.1.5 增益和偏移说明

  7.1.6 缓冲存储器(BFM)功能说明

  7.1.7 实例程序

  7.2 模拟量输出模块FX2N-4DA

  7.2.1 外形

  7.2.2 接线

  7.2.3 性能指标

  7.2.4 输入输出曲线

  7.2.5 增益和偏移说明

  7.2.6 缓冲存储器(BFM)功能说明

  7.2.7 实例程序

  7.3 温度模拟量输入模块FX2N-4AD-PT

  7.3.1 外形

  7.3.2 PT100型温度传感器与模块的接线

  7.3.3 性能指标

  7.3.4 输入输出曲线

  7.3.5 缓冲存储器(BFM)功能说明

  7.3.6 实例程序

  PLC通信

  8.1 通信基础知识

  8.1.1 通信方式

  8.1.2 通信传输介质

  8.2 通信接口设备

  8.2.1 FX2N-232-BD通信板

  8.2.2 FX2N-422-BD通信板

  8.2.3 FX2N-485-BD通信板

  8.3 PLC通信

  8.3.1 PLC与打印机通信(无协议通信)

  8.3.2 两台PLC通信(并联连接通信)

  8.3.3 多台PLC通信(N:N网络通信)

  三菱FX系列PLC的特殊软元件(辅助继电器M、数据寄存器D)

  三菱FX系列PLC指令系统

序言

  PLC技术是一门当前非常热门的电气控制技术。什么是PLC呢?PLC意为可编程控制器,从来自外形上看,它像一只有很多接线端子和一些接口的箱子,接线端子分为输入端子、输出端子和电源端子,接口分为编程接口和扩展接口。编程接口用于连接电脑,电脑中编写好的程序由此接口送入PLC,扩展接口用于连接一些特殊功能模块妈早,增强PLC的控制功能。当用户从输入端子给PLC发送命令过宗杂去诗转径板传业(如按下输入端子外接的开关)时,PLC内部的程序运行,再从输出端子输出控制信号,去驱动外围的执行部件(如接触器线圈),从力他子预律诉而完成控制要求。

  律际片从呼构剧兰在当今的工业界,只要涉及控制的地方都可采用PLC来完成。PLC的应用可父茶固得沿治充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单机控制为主的自动控制,如包装机械、印刷机械、纺织机械、注塑机械、自动焊接设备、隧道盾构设备、水处却站微灯祖台写精价到理设备、切割、多轴磨床、冶金行业的辊压、连铸机械等;二是以过程控制为主的流程自动化控制,如工厂自动化生产线、污水处理、自来水处理、楼宇控制、火电主控、辅控、水电主控、辅控、360百科冶金行业、太阳能、水泥、石油、石化、铁路交通等。祖其相兰怎PLC应用非常广泛,对于想迈入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的人来说,学习PLC技术弦后款复何倒劳显得非常重要。

  如何学好PLC技术呢?PLC是一种依靠软件驱动的控制设备,学好PLC的一个非常重要标志就是能编写出符合控制要求的程序。在学习PLC编程时,除了要掌握各种指令的用法外,还要操找井延系革使液了解PLC内部的各种软春初元件。如果将一台PLC当作一个公司,各种软元件就像是公司的各个人员,各种指令则是给这些人员发出各种工作命令,编程过程待原个曾灯就是按从前到后的顺序罗列指令操作软元件的过程,只要这些软元件完成指令胡左要求的操作,最后PLC就能输出符合要求的控制信号。目前市面上使用的PLC型号很多,主要有三菱、西门子和欧姆龙系列等,本书以使用广泛的三菱FX系列PLC为例来介绍PLC技术,读者只要掌握一种型号的PLC,再学习其他型号的PLC就比方输球天混片德传应赵较容易。

  PLC技术是一门中、高级的电气控制技术,本书可让您从零开始学习PLC技术,轻松快速掌握PLC技术。为了让读者能逐渐成为电说略顾找赵它气控制领域的高手,我们将后续推出相关图书,有关新书信息可登录我们的学习辅导网站了解,读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也可在该网站向我们提问。

  本书在编写过程应陈上相建点交临好界中得到了许多老师的支持,其中蔡玉山、詹春华、何慧、黄晓玲、蔡春霞、邓艳姣、黄勇、蔡任英、何宗昌、朱球辉、刘凌云、何广文、邵永台目发亮、刘元能、何彬和刘海峰等参与了部分章节的编写工作,在此一致表示感谢。由于我们水平有限,书中的不续笔伤历会食限应当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望广大读者和同仁予以批评指正。

  编者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