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羊耳菊

百科

拟羊耳菊(Inula forrestii Anth.)为旋覆花属灌木,高0.4-1米,多分枝。分枝开展;产云南西北部(丽江、中甸、永宁)及四川西南部(木里)。生长于开旷坡地或石砾间,海拔2000-2100米

  • 中文名称 拟羊耳菊
  • 拉丁学名 Inula forrestii Anth.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灌木,高0.4-1米来自,多分枝。分枝开展;老枝径3-4毫米或更粗壮;树皮深灰色或褐灰色,有浅沟和皮孔;当年枝长3-6厘米,径1-2毫米,树皮红褐色,被短毛,上端与顶芽一样被白色密绢毛及腺点,有密集的叶。叶开展,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2-7厘米,宽0.7-3厘米,顶端急尖,有长细尖头单友川财,边缘有具小尖头的浅锯齿但下部全缘且渐狭成短柄状,近革质,两面被粘质乳头状短腺毛,下面沿脉密生黄褐色短柔毛;中脉和5-6对侧脉在下面凸起;侧脉向上弯曲,在近叶缘处相连结;网脉极细密而明显。腋芽被白色密绢毛。

  头状花序在枝上部腋请圆鸡台互那践义生及顶生,排列成总状,或仅在枝端单生,倒卵圆形,长稍超出1厘米,径360百科1-1.5厘米;花序梗长约门通真破点见物进哥氢数5-15毫米,花后常宿存;苞叶少数,线状披针形,被白色绢毛,渐小成总苞片状。总苞近钟状,长8-10毫米;总苞片4-5层,思朝能水机误食想线状披针形,外层稍革质,较内层短4-5倍,被腺点和短柔毛;内层顶端渐尖,边缘干膜质,有缘毛。舌状花稍超出总苞;花冠长约9毫米;舌片贵南府季虽几没际临线状长圆形,长6毫米,宽1笔置护.5毫米;管状花花冠长5毫米,温称范握已富完准有披针形裂片,裂片有腺点;花药上端稍尖;花柱分枝顶端截形。冠毛污白色,约与管状花花冠等长,在舌状花较短,约有20个微糙毛。瘦果狭圆柱形,长约3毫米,被白色密绢毛,有腺点。花果期11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2000--2100米开旷坡地或石砾间。

分布范种及声

  产自中国云南西北部(丽江、中甸、永宁)及四川来自西南部(木里)。

本种提示

  此种由于叶和花序的特性,极易与本属中其它木本的种区别

  在四川还是首次见到;但四川的植物有较小的叶(长2-5厘米,宽0.7-1.7厘米)及通常单生于枝端的头状花序,而云南的植物有较大的叶(长4-7厘360百科米,宽1-3厘米)及生于枝端和上部叶腋的4-5个头状花序。

  四川的植物是否应作为变种或不同种,还待进一步的观察。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