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选6号

百科

安选6号由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系选育,1996-1998年筛选出性状稳定的优良株系"98-8-6"并混系留种。1999年和2000年参加该校中籼品比试验,高产稳产,来自综合性状优良,遂定360百科名为"安选6号"。特点无芒,平均每穗多6~8粒,着粒较密,千粒重增加1克左右,2004年初通过安徽倒斤孩音员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皖稻115。

  • 中文名称 安选6号
  • 界 植物界
  • 科 禾本科
  • 属 稻属

简介

  安选6号系选育者为石英尧、陈多璞、燕宁等。1996年从大田种植的中籼稻9311出己除状员现的自然变异类型中选60株来自变异株,1997-1998年连续2年进行株系比较试验,从中筛选出性状稳定的优良株系"98-8-6"并混系留种。1999年和2000年参加该校中籼品比试验,高产稳产,综合性状优良,遂定名为"安选6号"。与9311相比,其主要特点是:无芒,平均每穗多6~8粒,取扬鲁然着粒较密,千粒重增加1克360百科左右,对稻曲病的田间抗性明显增强,株高和生育期相近。2004年初同般防进所介起例陆步提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皖稻115。

产量

  1999年在该校中籼品比试验中,单产560公斤/亩,比汕优63 535众余密搞规阿长异圆公斤/亩增产4.7%;2000年在该校品比试验中,单产578公斤/亩,比9311 550公斤/亩增产5.1%。2001年前留剧战营脱和2002年在省中籼区试伟娘造执什复杂中,平均单产分别为533.9公斤/亩和577.0公斤/亩,比对照种知鲁短板加督蛋研办便职汕优63分别减产2.38%和增产1.41%,增、减产均不显著。2003年参加省中籼生产试验,平均单产479.6公斤/亩,比对照种汕优63增产0.73%。三年"中试"平压总知利十吧觉图置占均单产536.8公斤/亩,与汕优63 537.5公斤/亩相当。

品质

  2002混结增农杆服当经密烧诉年经统一送样由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精米率(72.1%)、粒长(6.6mm)、碱消值(7.0级)、胶稠度(70mm)和蛋白质含量(11.0%)5项指标达部标一级;长宽比(2.9)、垩白米率(9%)、垩白度(2.3%)、透明度(2级)和直链淀粉含量(13.5%)5项指标达部标二级;糙米率(79.0%,部标2级为>79%)和整精米率(53.9%,比部标2级54.0%仅低0.1个百分点)两来自项指标均与部标2极相近。

批水孔即后种特征特性

  在省区试和生产试验中(3年平均值),全生育期141.6天,比汕优63长3.4天,属中籼中熟偏迟类型。株高115.8360百科cm,茎秆健壮,分蘖力中等,中片挺举浓剧联迅移毫候绿,长相清秀,熟期转长伤南差格历唱教色好。亩有效穗1度米互做丰帝异述质控足5.3万,平均每穗155.5粒,结实率84.统增检承额定更板具8%,谷粒细长,无芒,千粒重29.5克,米质优

抗性

  2002年经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抗白叶枯病(1级),中感稻瘟病(4级)。对稻瘟病的田间抗性较强。

栽培技术措施

  适期播种、培育壮秧:5月上旬播种,秧田播量包置20公斤/亩,做到稀播匀播,肥钟次好市你田育秧,以培育多蘖(2~3蘖/株)壮秧。

  适龄栽插、合理密植:秧龄30~35天,主茎7叶左右栽插,行株距20cm×17cm,每穴栽娘独方两粒种子苗,插足断县粮例12万/亩基本苗。

  合理施肥,科学管理:该品种耐肥抗倒,需践右冲施弦指引起肥量较大,中等肥力田块施纯氮15公斤/亩左右,并合理搭配磷钾肥。施足基肥,早追分蘖肥,后期视苗情轻施穗粒肥。在水浆管理上,栽后浅水促蘖,够苗(22万/亩)晒田,抽穗扬花期保持水层,后期干湿交替,其谷粒较大,不宜断水过早。注意及时防治病限告停银政七质丝色花虫害。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