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学音篇

百科

文字学音篇(《文字学音篇》),是我国高等学校最早的音韵学教科书。数十年来,影响颇大,迄今仍为音韵学家所称引。钱玄同著,初版于1918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组出版,原为来自作者1917年在北京大学预科讲授文字学音韵部分时的360百科讲义。

  • 中文名称 文学学音篇
  • 地位 我国高等学校最早的音韵学教科书
  • 作者 钱玄同
  • 初版时间 1918年

作者简介

  钱玄同(1887-1939),浙江吴兴人。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来自,文字音韵家。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在日本期间,曾师从章太炎先生,学习文字音韵之学。

  当代许多音韵学家如罗常培、魏建功、白涤360百科洲、赵荫棠、王静如、丁声树等或是他的学生,或受过他的教益。 钱玄同对于"经学"创见甚多。他有两句名言:"考古务求其真,致用务求其适。"

内容简介

演变划分

  《文字学音篇》是中国第一部音韵学通论性的著作,首次把古今字音的演变划分为周秦、两汉、魏节渐课难散标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现代六个时期,形成了第一个完整的犯失米饭绝按才汉语语音史分期方案。

 态陈起西台祖陆磁径洋型 这种历史的观念,超越了传统音韵学有点有面而没有历史的研究方式。也正是在这一历史的观念指导下,《文字学音篇》首次把近代音列入研究内容,指出《中原音韵》是近代北音的上知旧带散需话架或审源,拓宽了音韵学的研究优解款顾动湖斤范围。

  从历史的观念出发,钱玄同分五章系统论述了古今音韵的发展。他从"注重之点,尤在应用方面,不以考古为重"出发,把论述重点放在"于序报八考古通今,其用甚大"的《广韵牛文置》和由读音统一会讨论制定,当时尚未正式颁布的国音字母--注音字母上。

关于《广韵》

  钱玄同将《广韵》声类依清陈澧《切韵考》分为41类,针对前人一般把41纽分为五音或七音九类,钱玄同认为不尽合理,他按发音部位的顺序另做分合命名,喉音定为深喉音,牙音定为浅喉音,稳毛烈转诗京舌头、半舌、舌上合面上预灯士费究少为舌音,齿头、正齿、半齿合为齿音,重唇、轻唇合为唇音。

  在41纽中,宋元以来音韵学家把影喻晓匣统称喉音,钱玄同在书中首次将晓匣并入浅喉,与见溪群疑同一行列,并指出41纽中去观,今人能分辨者仅31纽外即十宪终磁附势而已。

  关于《广韵》206韵,钱玄同认为分韵虽多,却仍有未尽之处,如一韵之中,或有本韵变韵,或兼包四呼。因此,他将206韵分为339类,合为22韵摄,同摄的数韵,其主要元音相同。

  此外,钱玄同还将206韵按四声、等呼、阴声、阳声详加分析。他列206韵以四声相承者连书一行,列为61类,一一表出,以明其本为一音之变。在这部分,钱玄同对传统音韵学的成果加以爬梳整理,并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创见。

  如姜亮夫所评:"其所叙述之旧声韵学,皆为较近结论之说,提纲挈领,颇见扼要,为旧声韵学中最有系统之著作。"

  更为重要的是,钱玄同在传统音韵研究中,开始使用音标做为标音工具。别开生面,音理显明,是汉语音韵史上的一大进步。

现代音

  关于现代音,钱玄同着重研究了注音字母。近代以来,许多有识之士感于汉字难识、难写,影响教育普及,纷纷探索用各种方式为汉字注音

  中华民国建立后,1913年,教育部召销下限和配言措露月集读音统一会,讨论制定注音字母,以统一国音和为汉字注音。可以说,注音字母的制定是近代汉字拼音化过程中的重要成果。

  但注音字母产生后,如钱玄同所说,"就是不怀好古的成见的人,也未尝不以击衡美策围清诗跳吸回为注音字母这样的东西元要和就款输表环,不过供那班失学的人写信记账的用处,在声音学上,是讲不出什么道理来的。即如声音简少一端,已是证明其没价值;而况所注的字音,往往与旧韵书不合两没别剂刻跟谈强既孙的,所以注音字母在学术上是没有他站的地位。"

 守免职跑兰进红敌须 钱玄同反对这两种主张。所以,在《音篇》中,钱玄同专列一章,列出注音字母与《广韵》纽韵的对照表、注音字母之韵拿族征弱训母与《字母切韵要法》12摄的对照表,逐一说明注音字母声母、韵母的单用和拼用之法,并阐明注音字母对旧纽旧韵的损益。

意义

  钱玄美血沉浓得右刑往同写作《文字学音篇》时,来自中国音韵学的研究基本还处于传统音韵学时期,音韵学者还走着传统的治学百除假诗波历笔笔侵于振道路。钱玄同这部著作,既继承了传统音韵学研究360百科的成果,又在研究观念、方法,内容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开了音韵学革新的先声,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意义。

出版

  《文字学音篇》初版富就终握概音于1918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组出版,到1937某错细完才黄请走吸迫年已出至第6版。1988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钱玄同音学著作选辑》和1999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的《钱玄同文集》第5条创张往学跟甲地卷都收录了这部著作。在我国台湾地区,1964年学生书局也重印过该书。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