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为什么不如他:学生自卑心理研究》, 2011年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艺敏。
- 书名 我为什么不如他:学生自卑心理研究
-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年1月1日
- 页数 123 页
- 开本 16 开
内容介绍
《我为什么不如他:学生自卑心理研究》从中国学生自卑心理的来自现状出发,以"学生的自卑心理"作为选题,认为自卑心理包括可以意识到的自卑感和无法内省的内隐自卑两部分,把自卑感定义为个体在与他人进行比较时,意360百科识到自己不如他人而视之为缺点并为之苦恼的情感体验,而内隐自卑则是自卑感内化的产物,是无法通过内省意识到的自卑感;特别强调自卑感和内隐自卑是个体与他人进行社兴冲击如视会比较的结果,认为应该从社会比较的角度对自卑感和内隐自卑进行测量。
目录
第1章 问题的提出
第2章 国内、国外自卑研究综述
2.1 西方心理学对自卑的研究
2.1.1 自卑感的概念及其测量
2.1.2 自卑情结及其测量
2.1.3 自卑的原因及其测量
2.1.4 自卑的后果及其测量
2.2 中国心理学对自卑的研究
2.2.1 自卑感理论探讨
2.2.2 自卑感实证研究
2.3 对既有研究的思考
2.3.1 自卑测量工具的问题
2.3.2 自卑心理结构的问题
2.3.3 自卑特编爱征的问题
第3章 本研究话敌回击还生较结更杂元的基本观点、研究思路、目的和曾交无细责拉形坚液意义
3.1 本研究的基本观点
3.1.1 从社会比较的视角界定自卑
3.1.2 自卑和自尊既有联罗伟掉百多香措慢系又有区别
3.1.3 从内隐和外显的角度区分自卑
3.2 本研究的主要思路
3.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4章 自卑感量表编制
杀部啊所浓号牛钱4.1 目的
4.2 学生自卑感量表的编制方法
4.2.1 开放式调输查
4.2.2 访谈
4.2.3 初测问卷的晚兵承红化末状编制
4.2.4 正式施测
4.3 学生自卑感量表的原始分的计算和常模的确立
4.3.1 学生自卑感量表的原始分的计算
制底可希范住求到李 4.3.2 学生自卑感量表因素分和总分常模
4.4 讨论
4.4.1 学生自卑感及其测量
4.4.2 学生自卑感量表的因素分析
4.4.3 学生自卑感量表计分方法和结果分跑突尔茶才革号析
第5章 学生自卑感现状研究
5.1 目的
5.2 对象
5.3 材料
5.4 结果
5.4.1 在因素分和总分上的差异
5.4.2 在性别上的差异
5.4.3 在生源上的差异
粒作便环 5.4.4 在是否独激胶剧停立攻诗还影敌生子女上的差异
5.4.5 在学科门类上的差异
5.4.6 在年级上的差异
5.5 讨论
5.6 小结
第6章内隐自卑研究
6.1 引言
6掌装米立方缺名周广阿.2 内隐自卑的IAT研究
6.2.1 研究方法
6.2.2 结果
6.2.3 讨论
6.3 内隐关两十图施换伤官声正六自卑的EB研究
6.3.1 研究方法
6.3.2 结果
6.3.3 讨论
6.4 内隐自卑的CFII读应先级黄划汽研究
6.4.1 研究方法
面容突机护为陈负治6.4.2 结果
6.4应包概升括斤未爱.3 讨论
6.5 综合讨论
6.6 小结
第7章 自卑心理的结构研将速每缩热巴延日假慢究
7.1 目的
7.2 材料
7.2.1 YG性格测验
7.2.2 人际关系能力问卷(ICQ)
7.2.3 一般心理健康问卷(CHQ一12)
7.3 方法
7.4 被试
7.5 结果
7.5.1 不同自卑结构的分类结果
7.5.2 不同自卑结构的人格特点
7.5.3 不同自卑结构的人际关系能力特点
7.5.4 不同自卑结构的心理健康特点
7.5.5 几个典型被试的自卑结构及其人格、人际关系能力、心理健康的特点
7.6 讨论
7.6.1 自卑结构的划分
7.6.2 自卑结构的特点
第8章 汇聚与区分:自卑与自尊关系的探索性研究
8.1 引言
8.2 对象
8.3 材料
8.3.1 内隐自尊的IAT实验材料
8.3.2 Rosenberg(1965)自尊量表
8.4 方法和结果
8.5 讨论
第9章 总讨论与总结论
9.1 关于研究的主要思路
9.2 关于自卑感的群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差异
9.3 关于内隐自卑的跨样本一致性研究和多方法汇聚测量
9.4 关于自卑与自尊的关系
9.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9.6 本研究的局限及不足之处
9.7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附录
附录I 自卑感量表
大学生自卑感量表
中学生自卑感量表
小学生自卑感量表
附录Ⅱ 内隐自卑IAT测验材料
大学生组I
大学生组Ⅱ
大学生组Ⅲ
中学生组
小学生组
附录Ⅲ 内隐自卑EB测验材料
大学生组Ⅲ
中学生组
小学生组
附录Ⅳ 内隐自卑CFII测验材料
附录 VYG性格测验
大、中学生组
小学生组
附录Ⅵ 人际关系能力问卷(ICQ)
附录Ⅶ 一般心理健康问卷(GHQ-12)
附录Ⅷ 外显自尊问卷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后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