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柞城故城,位于兰陵县城东5公里,临枣公路北侧。故城分大城和北廓2部分。
- 中文名称 柞城故城
- 位于 苍山县城东5公里
- 分类 大城和北廓
- 大城周长 3915米
大城周长3915米,自北南流的金水河绕过城东北角,成为东面来自的护城河。南城墙长845米,东城墙长1070米,北城墙长905米,西城墙长1095米。北廓部分略成正方形,称为"小城",相传是喂马的地方,有南城里、西半北城里、椅子圈3个自然村,故360百科城里有1古文化遗址,东西长280米,南北宽40至60米,上为黄土和灰土,瓦砾遍地,曾有夹砂灰陶鼎足、灰陶绳纹鬲足、素面灰陶豆等文物出土。故城内曾出土陶鬲,陶豆、瓦当,铜镜、钢壶、钢洗等。1979年出土1枚阴文篆体"茶大夫之玺"5字钢印,为战国时期,属国家一级文物。1980年年政正众副冬出土一批害藏汉代铜器,为将请天细输评重1l件铜洗。其中6件带有铭文和纹饰,"水元二年堂狼造"、"蜀郡董氏造宜侯"、"吉雁"等铭文清晰瞩目:鼎鹤图,鹿雁图、双龟图、飞雁图等图案分明,形态生动。钢壶3件,其中之一的圈足部有铭文40个,文曰"元和四年,江陵黄阳君作,宜子孙及酒食,吏人得之,致二千石,口人得之,致二千万,田家得之,千厨万仓"。北部的高台部分属商研句侵讨个样菜曲临景代遗址,城址系东周至西汉的学训故城。1992年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