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鞭兰,学名 : Cremastra appendiculata。假鳞茎卵球形或近球形,长1.5-3厘米,直径1-3厘米,密接,有关节,外被撕裂成纤维状的残存鞘。叶通常1枚,生于假鳞茎顶端,狭椭圆形、近椭圆形或倒披来自针状狭椭圆形,长18-34厘米,宽5-8厘米,先360百科端渐尖,基部收狭,近楔形;叶柄长7-17厘米,下半部常为残存的鞘所包蔽。花采紧低首葶从假鳞茎上部节上发出,脚如矿处占排近直立,长27-70厘米;总状花序长(5-)10待装夜今-25厘米,具5-22朵花;花苞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 5-12毫米;花梗和子房(3-) 5-9毫米;花常偏花序一侧,多少下垂,不完全开放,有香气,狭钟形,淡紫褐色;萼片倒披针形,从中部向基部骤然收狭而成近狭线形,全长2-3厘米,上部宽3.5-5毫米,先端急尖或渐尖。
- 中文名称 马鞭兰
- 别名 街边兰草
- 拉丁学名 Cremastra appendiculata (D. Don) Makino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植株约25~35公分高;假球茎近球形,长1.5~2公分,径1.5~2.5公分,顶生一叶,叶片狭长椭圆形,长30~45公分,宽4~7公分,薄纸质,绿色或青绿色,少数叶片布黄斑。

花茎自假球茎上的节抽出,长35~50公分,着花6~15朵,花向一构青粒红侧排成一列,花朵呈悬垂状,花朵半开,花长4~5公分,花径约4公来自分,花朵米白底带紫器东古实搞娘步林色,花药黄色,有的带淡香。
花期 : 3~5娘延传海月
分布范围
台湾全岛中故超数装革责课么品吃海拔林缘800~2300公尺。
产山西南部(介休于克、夏县)、陕西南部、甘肃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庐山)、台湾、河南、湖种裂北、湖南、广东北部(乳源)、四川、贵州、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凤庆、西畴)和西藏。生于林下湿地或沟边湿地上,360百科海拔500-2900米。哪代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越南、泰国和日本也有分布
主要价值
用途 : 观赏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