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蕊花属

百科

瓣蕊花属仅含有瓣蕊花一种,分布限于新几内亚、马鲁古群岛和澳大利亚东北部

  • 别名 芳香木属、锥形药属
  • 中文名称 瓣蕊花属
  • 拉丁学名 Galbulimina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简介

  瓣蕊花科仅含瓣蕊花属Galbulimina (来自Himantandra)一属。

形态特征

  大型、芳香的乔木,薄壁组织具球形油细胞,植物体含瓣蕊花碱(himandrin)和同类的生物碱(360百科为一类特殊的吡啶类生物碱),但不含异喹啉类生物碱;一些细胞含草酸钙的单晶或簇晶;激吸饭茎薄壁组织中分散有石细,在叶中也多少有分布;茎节具三叶隙;髓多少有良好发育的厚壁组织横隔;导管分子伸长,具单穿孔,或一部分在幼茎中具梯纹穿明东领搞犯孔板;无穿孔的输水分民培火修子具具缘纹孔,不同的作者认为是管胞或纤维管胞;木薄壁组织为离管型,它游呼析收示含晶体,并组成同心的她欢页云往假带状;木射线细胞异形,或在晚材中近同形,大多数为(1)2-3(4)列;次生韧皮部在切向上分层,纤维层和非纤维层交替排列,并具楔状射线。叶互生,单叶,全缘,具透明腺点,羽状脉,下表面(及英医要引呀持久星例除幼枝)覆盖有特征性的盾状毛;胞烧注阻封宗张气孔为平列型,数个排成一环,每环各为一枚盾催您全姜状毛遮掩;叶柄具环状排列的离生维管束;朽踏渗托叶缺。花霸束笑相当大,单生(稀2-3)于侧枝上,两性,映植挥投识伤跳过广心下位;萼片2,早落,帽状,一枚包住另一枚,外侧的一枚被认为是由2枚合生萼片演化而来,内侧的一枚则被认为是由4枚合生花瓣演化而来,或有时两者均被看作是苞片(如Endress);花冠欢习旬府由数枚(约7-9)螺旋状排列的披针状线形花瓣组成,这些花瓣毫无疑问是退化雄蕊起源的,如果把内侧的帽状萼片看成变态的花冠的话,那么这些花瓣就可解释为是退化雄蕊;雄蕊多数(约25-30),螺旋状排列,外观极似花瓣,不分化为花丝和花药。4个小孢子囊相当短,多少嵌生于片状雄蕊中部以下的远轴一边,在中脉和边脉间两两成占何孔息又对,每一对沿单独一缝开裂;数枚(约8-10)螺旋白翻兆状排列磁清状划的退化雄蕊生于正常雄蕊和雌蕊间;花粉粒近球形流制殖司兴坏,具单沟(即远极沟),具多少坚实、均质的外壁;雌蕊约(6)7-10或多附倍营修控儿数(多至约28),螺旋状排列,心皮闭合,明显分化为子房和具下延柱头的备厚短花柱,花期各心皮在基部微合生,果期则较充分地以边缘合生;每室具单1(稀为2)胚珠,悬垂,片状边缘胎座,倒生。果实球形,虫瘿状,肉质,因心皮的愈合而为多室;种子具虽味济边束末因小形、双子叶的胚和丰富、富含油脂、非嚼烂状的胚乳。

种族信息

  刻句合际度瓣蕊花科一般认为和木兰科、单心木兰科和番荔枝科有联系。因此,即使在定义较狭的木兰目中,它们也仍被保留。不过,本科每心皮通常只具单1胚珠,这一特征在木兰目中比较特殊,而樟目(Laurales)相似。和木兰目中其他各科一样,本科也代表了一个孤立进化死支,和其他各科均无密切联系。

种分布

  分布限于新几内亚、马鲁古(Molucca)群岛和澳大利亚东北部。一种观点裂欢圆提教雨剧动愿简十认为这三个地区各有一特有种,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只有一种,即瓣蕊花G. belgra盟牛处度veana (F. Muell.) Sprague。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