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犯罪引论》是2006年9月轻飞战弦需非扩广出版的图书,作者徐英军等。本书讲述了科学失范行为及我波奏坚倒云英居粉草国在科学失范行笔龙源种析调技娘为道德法律化方面的障来自碍等知识。
- 书名 科研犯罪引论
- 页数 277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
作品信息
作者:徐英军等著
出版日期:2006年9结状四力太能期利行月
页数:277
分类: 社会科学 >犯罪学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研究了科学犯罪行为的基本概念、来自表现、特点、成因及社会流见急危害性等。
章节目录
第一章 科学失范行为
一 对科学研究活动来自的诠释
(一)科学研究活动的界定
(二)现代科学研究活动的特征
(三)我国科学研究活动的主体和经费现状
二 科学失范行为的定义与分类
(一)科学失范行为与科学不端行为
(二)科学失范行为的分类
三 科学失范行为产还补政紧生的原因
(一)内在原因
360百科(二)外在原因
(三)见轻统差希配好粉科学失范行为已引起社会关注
四 科学失范行为的性质
(一)对科学失范行为的传统评价
(二)科学研究活动中也存在犯罪问题
第二章 我国在科学失范行为道德法律化方面的障碍
一 德主刑辅的传统法文化的影响
二 科研活动自身特点带来的规制困难
(一)科学职业的神圣写光辉和原有立法理念综合而生的障碍
(二)科研活制动自身特点给立法工作带来价货计太手肉的障碍
三 刑法理论中含混不清的双重结构型犯罪概念
(一)我国刑法理论对犯罪的双重结构型定义
陆干便 (二)双重结构型的配亮充长赶体按独犯罪概念给科学失范行为道德犯罪化带来的障碍
(三)对"犯罪"的重新定义
第三章 科学失范行为犯罪化范围的设定
一 科学失范行为犯罪化的原因
(一快史毛)对科学失范行为进行刑法干预的必要性
(二)对科学失范行为进行刑法干预的补充性
二 科学失范行为犯罪化的根据
(一)科学失范行为具有相当的社会危害性
(二)指意取律部建药胜异对社会危害性内涵的辨析
(三)社会危害性的衡量标准
三 科学失范行为犯罪化范围的界定
(一)法律规制不同于道德约束
(二)构成犯罪的科学失范行为有别于一般违法行为
(三)科学界定科学失范行为犯罪化的范围
四 国外在科学失范行为道德法律化方面的研究
第四章 几种严重的科研失范行为及其刑法对策(上)
一 扰乱科研秩序罪总论
(一)认脱干系水句划扰乱科学研究秩序罪的概念
(二)扰乱科学研究秩序罪的构成特征
(三)扰乱科棉学研究秩序罪包括的主要罪名
车演两校吧看奏粮示苏 (四)扰乱科学研究秩序罪的刑事责任
二 严重剽窃科研成果的行为
次句存朝王用级玉古 (一)建议增设科学研究剽窃罪
(二)剽窃科研成果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三)适用本罪应注意的问题
三 侵占他人科研成果优先权州杆某今经儿伤大哥的行为
(一)建议增设侵占科研成果罪
(二)侵占科研成果罪的概念与构成特征
四 科学研究活动中的严重欺诈行为
(一)建议增设科学研究欺诈罪
(二)科学研究欺诈罪的概念与构成特征
第五章 几种严重的科研失范行为及其刑法对策(下)
五 科学切报似的调评研究活动中的腐败行为
(一)增设科研人员受贿罪和科研人员行贿罪的必要性
(二)科研人员受贿罪
(三)科研人员行贿罪
六 科学差欢技研究活动中的泄密行为
(一)科研泄密行为及其危害
(二)国外对科研泄密行为的处理
(三)我国现有科心染会使乙技保密制度及实施状况
(四)对科研泄密行为的刑事制裁
七 科研开发活动伴生的严重失范行为
(一)科研开发活动伴生的严重失范行为概述
(二)科研开发活动中的重大责任事故罪
八 科学研究活动中的违禁研究行为
(一)建议增设违禁科学研究罪
(二)违禁科学研究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附录
附录一:国外有关科学失范行为的统计数据
顺评问 1.1 根据COPE(英国出版伦理委员会)调查得到的不端行为事例的统计
1.2 经常发表和讨论科学不端行为的杂志
1.3 以科学不端行为为主题进行写作的部分作者
1.4 由ORI(美国研究诚信办公室)正式调查的美国科学家的不端行为
1.5 美国被撤论文和重复出版论文数量的年度变化
1.6 ORI(美国研究诚信办公室)登载不端行为事例的摘要
附录二:国外典型的科学行为失范案例
2.1 窃取科研成果优先权的案例
2.2 科研欺诈案例
2.3 科研腐败案例
附录三:国外对科学失范行为的相关规范
3.1 在研究和学术领域的科学行为规范(节选)
3.2 关于科研行为的联合声明和规范(节选)
3.3 调查不正当科学行为的方法
3.4 关于处理涉嫌学术劣迹的规定
附录四:中国有关科学失范行为的行为规范
4.1 关于科技工作者行为准则的若干意见
4.2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
4.3 对科学基金资助工作中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
参考文献
致谢
评论留言